一個持續向上的市場意味著投資機會而引來資本的青睞。今年5月公布的梅摩藝術品指數(Mei Moses)顯示:藝術品投資在最近五年的年回報率(11.3%)和最近十年的年回報率(8.5%)均超過同期股票的回報率(分別為2.5%和8.3%)。在這一過程中,作為世界新興經濟領頭羊的中國也成為了新興藝術市場的突出代表。據Artprice公布的統計顯示,2006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拍賣總成交額占全球份額的4.9%,位列美國(45.9%)、英國(26.9%)、法國(6.4%)之后。到了2007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拍賣總成交額占全球的7.3%,位列上升至全球第三,(美國占43%、英國占30%)。Artprice 2008年8月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英國拍賣總成交額已經超過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一位,中國仍然保持全球第三的地位。
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價格指數從2001年以后開始持續上升。尤其近兩三年來,一些中國當代藝術品在國際藝術市場上創出了天價。雖然中國藝術品市場(尤其是當代藝術品市場)近年來規模的急速擴大與價格的迅速攀升極大刺激了資本投資的欲望,但從發展階段看,目前中國的藝術市場還處于主要由“散戶”收藏和投資的階段,而一個比較成熟的藝術市場主要是由“機構”收藏和投資組成的。由專業人士組成的機構投資能夠較好地避免因個人收藏家或投資人自身愛好產生的藝術品選擇的隨意性,并且,眾多的非專業個人投資組成的市場,容易出現非理性現象,導致市場顯現的價格不能正常反映藝術水平的高低。
隨著全球藝術市場與金融投資市場間關聯度的逐年提高,金融化逐步成為現在藝術市場的發展趨勢之一,并且現代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品基金早在1974年就出現了。近些年,世界上以基金方式介入藝術品投資的現象非常引人注目。藝術基金因其獨立的研究成果和專業的運作模式,使其更多地具有一種“機構”投資的理性,能夠在適當的時機以合適的價位進行藝術品的投資。
與股票基金等其他一些基金相比,藝術基金的規模一般較小。例如,英國的美術基金(Fine Art Fund) 的資金規模約在5000萬美元左右;美國的藝術經紀人基金(Art Dealers Fund)在1億美元左右。西方藝術品基金一般由基金發起人負責向投資人募集資金(或通過有聲譽的基金募集推薦人募集),此外還包括四方:第一是策展人、藝術史學者與藝術品專家,負責推薦與挑選畫家或作品。例如,今年4月向香港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提供全部作品的埃斯特拉基金就委托了解中國當代市場的邁克爾·古德豪斯在中國購買藝術品,據說邁克爾·古德豪斯是第一位到中國收購當代藝術品的西方人;第二是基金的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也往往是負責基金發起與設立的,負責基金資產的實際投資經營,按照契約訂立的比例從基金資產中提取一定的基金管理費用;第三是基金托管人,又稱基金保管人,是依據管理與保管分開的原則對基金管理人進行監督和保管基金資產的機構,是基金持有人權益的代表,一般為銀行或信托投資公司;只有投資者和基金管理人同時同意,才能動用受托管的資金;第四方則負責保管投資收藏的藝術品。基金按募集方式可分公募和私募。公募必須通過大眾媒體公布募集信息,而私募基金則不需要,只是向一定數量的投資人定向募集。
基金按資金贖回方式可分為封閉式與開放式。封閉式藝術品基金在到期時將所有藏品變現,然后將收益返還給投資者。而開放式基金則有一套設計好的機制以保證投資者隨時套現。但投資者應該明白,基金經理難以在很短的期限內保證較好的投資回報。所以,藝術品基金多采用長期投資方式(封閉一般在5到10年不等),比如荷蘭銀行(ABN-AMRO)的中國基金(China Fund),其存續期間為5到7年。
西方藝術品基金在投資策略方面也有所不同。一些基金走投資名家名作的路線,例如投資印象派名家、塞尚、梵高、畢加索、庫寧、波洛克等人的作品。由于長期的時間沉淀及廣泛的好評使這些畫家聲名顯赫,他們的作品廣受追捧,價值都有較好的保障并通常有樂觀的上升空間。另一些基金則著眼于明顯被低估的作品。市場上總有些作品的作者名氣不大,因而畫作價格不高,但實際上這些藝術家的藝術素養極好,有獨特風格。如果基金有一支高水平的專業團隊,則可以發現未來的“潛力股”,為投資人帶來可觀的收益。還有些基金專門挖掘新人,如果眼光好,能把握藝術市場的趨勢,這些“新股”將來肯定會有爆發的一天。例如美國藝術經紀人基金(Art Dealers Fund)就把投資重點放在畫廊代理的新秀與新興藝術家身上。
不管何種基金,通過多種藝術品類組合的投資來實現收益是重要的手段。這種組合投資的專業方法能夠有效規避藝術品投資的風險。基金經理根據投資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及各個時期藝術品的市場狀況來確定恰當的投資組合比例。例如,目前國際上最活躍的基金之一英國的美術基金(Fine Art Fund)就是用組合投資的方法進行投資(30%投印象派作品,30%投大師級作品,20%投現代藝術品,20%投當代藝術品)。這使得該基金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又確保盡量不錯過各個類別藝術品的投資機會。古代、近現代與當代藝術品在確定價值(Valeur Sure)、價格漲落及作品來源數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這更需要藝術基金經理擁有對各個類別藝術品價值認定的不凡眼光,并能對未來市場走勢進行準確判斷。而發掘當代藝術中有投資價值但價格尚不高的作品始終是藝術基金在投資中著重考慮的。
藝術品基金一般要向投資人收取管理費。按目前的市場行情,管理費一般為基金額的1.5%-5%不等。如果當年投資回報率超過一定比例,基金還會從超出的利潤中收取分紅(比如回報率超過6%,則收取超出部分的20%)。如果投資得當,除了藝術品本身的升值之外,基金還可向博物館或展覽會出租基金藏品,以此獲得收益,西方藝術基金往往用這些收益來抵消部分保險費用(一般一年的費用是投保價值的1.25%)。也有許多藝術品基金自己也定期舉行藏品展覽,這樣做的好處是既提升了基金自身的影響力又增加了藏品的價值。
西方藝術基金的經驗顯示,與散戶投資相比,基金投資有幾點優勢:(1)在投資價格方面,基金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藝術品(基金可以較大的資金一次性購買系列作品從而獲得相應的折扣,或利用其廣泛的網絡采取直接通過一級市場交易的方式);(2)較大的資金有利于組合投資,分散風險;(3)經驗豐富的藝術品專家與基金投資管理人的組合使理財服務更專業。
從市場規模及市場發展前景來看,中國已經具備了機構投資藝術品的基礎和運作藝術基金的前提。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趨勢之一是金融化。這些年,許多藝術品私募基金已經出現。特別是作為第一家獲得銀監會牌照的民生銀行藝術基金的高調推出,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機構投資的優勢。如果能夠借鑒國外藝術基金的經驗并立足于中國的自身情況,基金機構性資本的介入將會更有力地推動中國藝術市場特別是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有序發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