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臺北2008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8月29日開幕,博覽會主辦方臺灣畫廊協會理事長蕭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今年臺北博覽會所受到的關注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反應都超出想象。他還特別指出了當代藝術從去年秋拍開始延續到今年春拍持續遇冷的背景。他表示,市場趨于理性,對博覽會有利。
臺北世貿一館是東南亞金融風暴之前臺北藝博會的會場,由于金融風暴導致藝術市場萎縮,臺北藝博會已經闊別舊會場10年。今年,博覽會又回到了老會場。蕭耀向記者強調:在世貿一館的多個展區中,過去博覽會的展區只包括A區,而今年的博覽會是同時包括了A區和B區,規模比10年前擴大了。
據統計,今年的臺北博覽會吸引了臺灣境內外參展畫廊達111家,而臺灣境外參展的畫廊高達48家;其中,臺灣本土畫廊首次參展的有15家,境外首次參展的則有39家,其中有來自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印度、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外國畫廊,也有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的畫廊。蕭耀指出,臺灣收藏家非常關注大陸畫廊,大陸畫廊的銷售業績也十分突出,比如去年林松的世紀翰墨,帶來的藝術家閻博的抽象畫,很快就銷售一空。
年度主題展:藝術與科技
蕭耀介紹,藝博會有七個子題展區——“經典展區”、“當代展區”、“電子錄像區”、“年度主題特區-藝術與科技”、“臺灣制造-新人推薦特區”、“日本當代特區”與“國際藝術媒體區”。他指出,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兩個:一是年度主題特展;二是“臺灣制造-新人推薦特區”。
這次“藝術與科技”的主題展,由藝博會執行委員會與策展人胡朝圣共同策劃,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GaryHill(美國)、JimCampbell (美國)、白南準(韓國)、Ingrid Mwang/RobertHutter(肯亞/德國)、澳洲當紅藝術家尚恩.格萊德維爾(ShaunGladwell)以及臺灣知名當代藝術家陳界仁參與。這是博覽會將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和藝術市場做緊密的關聯的一種嘗試,試圖幫助收藏家逐步建立當代藝術收藏的新觀念。
而今年新增設的“臺灣制造——新人推薦特區”,蕭耀介紹,按新的規定必須是35歲以下、未和畫廊簽約的年輕藝術家才能入選,這次入選的8位,是從100多位報名者中遴選出來的。這個特展的展位由博覽會免費提供,還安排專門的策展公司布展,希望特展能負起把這些藝術家推向全球的責任。
多層次配套:處處為收藏者著想
藝博會為收藏者推出了種種特別舉措。博覽會開幕之前先于8月26日、27日舉辦“第三屆亞洲藝術財經論壇”,邀請島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剖析全球化的亞洲藝術市場的現況與未來趨勢、投資機會與風險。蕭耀向記者透露,有280個座位的論壇會場人滿為患。他還透露,博覽會開幕后的8月30、31日將舉辦“藝術臺北2008藝術講座”,由年度主題特區藝術家GaryHill親自講述其創作理念、策展人胡朝圣講述其策展規劃等。博覽會還有一個特別的舉措,名叫“入門投資”,針對收藏金額不足新臺幣30萬元(人民幣不到10萬元)的收藏者,將一批低價的作品經過畫廊協會鑒定后貼上黃色標簽,讓初入門的買家選擇,讓那些初入門的收藏者可以輕松跨過藝術品鑒別的門檻。
蕭耀認為,近來臺灣的藝術市場發出了明確的冷卻信號,氣候逐漸趨于理性。他認為,近年來逐漸流行的短期的買進賣出的做法,在臺灣市場是前所未有的,是近年來才出現的現象。如今市場趨于理性,博覽會歡迎市場重歸理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