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開始,《禮儀之門》《和諧之林》等32件鄭州市城市雕塑建設方案在商都藝術館向市民展出,本報昨日刊登了此次評審的全部雕塑的設計方案,數百市民專程前來看看鄭州將建的雕塑到底什么樣。
一個優秀
城市離不開雕塑的襯托
□姜波 鄭州輕院美術系副教授
雕塑在城市建設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城市的一張名片。
在城市建設中,雕塑不僅是對城市的點綴,更重要的它能反映出城市的藝術氣息和文化氣息。
在鄭州,目前讓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雕塑就是在黃河游覽區的炎黃二帝雕塑。
城市雕塑應該代表一個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精神、城市的風土人情以及城市的文化底蘊。鄭州也缺少一批這樣的雕塑,我們需要用更具有城市代表性的雕塑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形象。
在國內其他城市,城市雕塑發展都起步較晚,很多城市在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注意到雕塑建設,也因此形成城市建設與雕塑的相脫節。現在,用雕塑來裝飾、美化城市,就要用具有城市特點的雕塑來襯托。
雕塑的“美”要與市民產生共鳴
□魏小杰 鄭州大學美術系副主任
城市雕塑就是要讓市民感到雕塑所蘊含的“美”,要與市民產生共鳴。
此次評審的雕塑設計方案整體水平很高,《玄鳥》《老子》等雕塑作品讓人體會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韻味。
城市雕塑在高樓林立、道路縱橫的城市中,起到緩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帶來的擁擠、迫塞和呆板、單一的現象,有時也可在空曠的場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裝飾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現而使城市的景觀增加,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
城市中,需要這種美來點綴,更要市民去欣賞到這種美,讓雕塑作品的寓意意傳給公眾,從而去感受雕塑所帶來的美感。
城市雕塑需要市民參與和認可
□宋建文 鄭州市環境雕塑建設研究所書記
雕塑要擺設在我們身邊,并成為我們城市中一個個小亮點。
城市雕塑建成后要成為城市名片,代表城市的物質、精神、文化,所以城市雕塑的建設需要市民的參與和認可,才能真正讓市民去接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