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佳士得2月6日舉行的“戰后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會上,6件上拍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最終有5件成交。岳敏君的作品《無題》成交價為55.81萬英鎊;而劉野的作品《無題》和嚴培明的作品《最深情的男人》成交價均為33.41萬英鎊。除了岳敏君的作品最終高出估價15萬英鎊之外,其他作品的成交價基本上都在合理的估值范圍之內。
令人沒想到的是,在隨后舉行的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會上,法國大藏家邁克·博耐特開始拋出其收藏的3件張曉剛和1件岳敏君作品,而在這次拍賣會上,即便是炙手可熱的張曉剛,其作品的成交價也都停留在了預先的估價范圍之內,蘇富比公司在拍賣環節中精心設計的4件壓軸出場的中國當代藝術品,竟有3件宣告流拍。
到了3月17日的紐約蘇富比春拍,中國當代藝術紅人的作品再次集體遇挫——張曉剛兩幅作品流拍,陳逸飛、王廣義、徐冰和蔡國強等熱點人物作品的表現也差強人意。當天的亞洲當代藝術專場的總成交額僅為去年秋拍的一半,約合人民幣1.7億元。
中國暖意
在海外拍賣會上接連遭遇倒春寒之后,中國當代藝術品卻又在香港感受到了一派暖意。4月9日,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中國當代藝術品的總成交額遠高于拍賣前的預估總價,達到4.3億港元。
半個月后,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415件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熱門作品有373件成交,成交總額也遠高于之前的預估總價,達到了5.3億港元。其中,多位畫家的作品均刷新紀錄,最轟動的當屬曾梵志1996年的作品《面具系列1996NO.6》,7536萬港元的成交價為亞洲當代藝術品豎立起了新的標桿。
緊接著香港春拍帶來的暖意,在隨后的北京春拍上,劉小東的《溫床NO1(五聯)》拍出了內地油畫的新紀錄:5712萬元!而許多非一線的“新秀”藝術家也開始嶄露頭角,尹朝陽2006年的作品《神話》以616萬元成交,幾乎達到了估價的3倍。
然而,就在這熾熱的氣氛中,卻依然有絲絲寒流掠過。最讓許多熱捧中國當代藝術的藏家不安的是,大名鼎鼎的中國嘉德竟然取消了今年的當代藝術春拍專場。針對頻頻出現的流拍現象,其廣州分公司的負責人郭維洪更是直截了當地表示:如果不是“自己人”假買,當代藝術拍賣的流拍會更加嚴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