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祥評玲子的油畫作品
非學院性畫家
玲子是一個靠悟性而走進畫域的畫家。她是學中文的,她有做作家和詩人的才情,但使她得到最大的表達快感和快慰的遠是繪畫。
繪畫是一門最古老的藝術形式。涂畫可以說是人的本能。技術手段在藝術中占有多大的比重,這是理論所說不清的問題。人類文明的技術化將藝術拉進了技術的陷阱,這對于藝術是禍是福?——是一個尚在爭論的問題。然而從學院教育的實踐看,技術和美術的沖突,技術的債值標準對藝術天性的壓制則是顯而易見的。從這個角度認試現存的學院藝術教育是值得反思和改革的。
在美術史上非學院派的大師可以列出一大串名字,著名的有凡.高和 梭等等。如果再聯系到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又有多少是學院式教育造就出來的?大師主要是靠天性和人格力量而成功的,但不能說大師沒有技術,他們只是技術得來的方式不同而已,他們有的是自家的技術,大師是自定法則的。
今天人們可以說出很多美術史上大師的名字和他們的作品,但人們未必能舉出幾個美術學院的名字。這樣說筆者無意否定學院教育的必要,而是說,藝術不同于科學技術,在藝術中,[非學院式]的畫家也是可以走進藝術殿堂甚至成為藝術大師的。
玲子是非學院式教育方式而造就的藝術家。她的成功在于非學院式,她應該非常清楚地明白這一點,她只能守認著自己的天性,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潛質,終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然這有使她飛升的詩性羽翼。
鄧平祥
非學院性畫家
非學院性畫家
非學院性畫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