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布呂尼旋風”刮起來的前夕,也就是在法國第一夫人出訪英國之前的2個小時,紐約克里斯蒂拍賣行把布呂尼的一張裸照掛到其官方網站的首頁,并公布消息說,此裸照將被拍賣。
照片流傳的速度遠遠超過布呂尼的旅行速度。當布呂尼乖巧地聆聽丈夫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時,刊登了她裸照的報紙正在英國街頭熱賣。從照片流傳出來一直到高價拍出,法國總統辦公室都沒有發表任何評論,但有消息說,布呂尼對此感到“憤怒和不快”。
這張照片拍攝于1993年,攝影師米高·孔泰借鑒了法國后印象主義繪畫大師喬治·修拉(GeorgesSeurat)100年前創作的油畫《裸女》。照片中,布呂尼全身赤裸,用雙手捂住私處。4月10日,這張照片原來該照片估價為3000到4000美元,剛出價時為5000美元。但最終一路飚升,以91000美元價格被拍賣給一名匿名中國收藏家。克里斯蒂拍賣行稱,拍賣所得將會給瑞士一家慈善組織,幫助發展中國家提供干凈的水源。因為拍賣事件,孔泰也為世人所知。
布呂尼裸照拍賣之后,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米高·孔泰,孔泰欣然接受了《外灘畫報》的專訪。據他的助手所說,這是孔特迄今為止接受過的最長專訪。
“布呂尼非常適合薩科奇那樣的男人”
“我有將近2000個箱子,證明我接過2000個活。每個箱子里都有成百上千張底片。這些資料價值巨大,證明我拍過成百上千的活著的和已經去世的藝術家、政客、運動員和電影明星。”孔泰說。
米高·孔泰,1953年出生于瑞士蘇黎世,常年生活在洛杉磯。年輕時,他做過繪畫修復員,幫安迪·沃霍爾這樣的名人修復畫作。工作時,他喜歡隨著帶上一只萊卡相機,借此認識了各種各樣有趣的人。一天,著名時裝設計大師卡爾·拉格菲爾德看見他在拍照,對他說:我希望你能給我下一個展覽拍照。于是,孔泰開始了自己的攝影生涯。
“那是29年前。盡管我從來沒有學過拍照和拍電影,我還是同意了,因為我覺得那很有趣而且是種特別的體驗——一旦我領悟拍照是我的真實目標。”孔泰說。
1979年,孔泰到巴黎發展,用最快的速度打開了他在時尚圈和娛樂圈的影響力;他給《名利場》、《Vogue》、《GQ》等雜志拍照,很快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時尚和名人攝影師之一。1993年前后,他拍攝布呂尼的時候,既是布呂尼模特生涯最巔峰的時刻,也是孔特攝影師生涯中最高產的時候。跟他合作過的名人有朱利安·施納貝爾、杰瑞米·艾倫斯、黛米·摩爾、邁克爾·泰森等等。而他的廣告攝影也都是一些大品牌,像阿瑪尼、耐克、蘭寇、奔馳等等。
至于布呂尼的裸照,孔泰告訴記者:“這張照片是給一個叫"安全性行為"的反艾滋病運動拍的。一起參加這個活動的還有很多名人,海倫娜·克里斯滕森、黛米·摩爾、蘇菲·瑪索等等。”
那時候的布呂尼已經非常有名,而且和孔泰也是有過多次合作的朋友,正是孔泰動員她參與這次公益活動的拍攝。“她特別熱心、好奇心強、幽默且有天賦——不僅是一個好模特,也是一個好歌手。”
布呂尼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工業重鎮都靈,家境富裕且文化味十足。她的母親馬利薩是演員和音樂會鋼琴師,養父阿爾貝托·布呂尼·泰代斯基是意大利第二大輪胎制造商Ceat的老板,也是古典音樂作曲人和戲劇導演,其生父是意大利另一位百萬富翁毛里西奧·雷默特。
“她從不會害羞或者畏縮。她知道自己來自哪里(一個富裕的家庭,受過最好的教育),她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孔泰評論道。當他聽說布呂尼嫁與薩科奇時,一點也沒有覺得驚奇:“我認為她非常適合像薩科奇那樣苛刻、積極、智慧、甚至偉大的男人。任何男人跟她在一起的時候都不會覺得無趣。”據媒體報道,布呂尼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薩科奇時,身邊的朋友說了一句:“我要找一個擁有核武器的男人。”數月以后,便迷倒了薩科奇。
孔泰沒有過多地講述他和布呂尼之間的交情,可能這也是孔泰能成功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他恪守著和名人相處的信條,即永遠不把他們的隱私當成自己的資本,而是嚴格地保守著和這些名人之間的故事。“自從我和很多拍攝過的名人成為親密的朋友之后就再也不愿意跟別人講他們的故事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和我的照相機能一直陪著他們的原因。”
這個習慣使他和很多好萊塢明星都成了好朋友,自然也招來了源源不斷的生意。在孔泰的名人攝影生涯中,他從來沒有遇到過耍大牌的明星,“我從來沒有因為和名人合作而遇到困難,我只是和有些人相處得好,跟有些人相處得不好。給處得來的人拍照,處不來的人就不合作了。這就是為什么我和沙朗·斯通合作了很多次,我們相互開玩笑,我們取笑某些人某些事,我們也喜歡相同的東西。”孔泰說。
15年的F1隨隊攝影師
《名利場》、《紐約客》前主編蒂娜·布朗曾如是評價孔泰,無論他拍攝好萊塢名人還是第三世界孤兒,他總是全身心投入照片之中。
除名人以外,米高·孔泰還拍攝了很多其他類型的照片,他深入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蘇丹、波西尼亞等戰亂國家,拍攝戰爭對當地人生活的影響。此外,孔泰還和堅持名人攝影一樣堅持了另一種攝影類型:F1運動。
孔泰做了15年法拉利車隊的隨隊攝影師。談到為什么會選擇這么一個消耗體力的攝影工作時,孔泰說:“F1總是讓我很著迷,著迷程度遠遠超過其他汽車。我想發掘出那些參與這項極限運動的人的特點,關于他們喜歡什么,來自何處等等。我想做一點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用膠片和照片,描繪我個人眼中的賽車。”
他的照片充滿張力,哪怕是一輛未組裝完成的賽車,也能讓人感受到箭在弦上、蓄勢待發的氣勢。拍人物是孔泰的特長,“我從人的眼睛發掘內心。完美主義、意志力、團隊精神——所有這些都從他們的表情、行動中表現出來。車手一般都是很情緒化的人。已經退役的哈基寧除外——你很難哄他發笑。”他的照片幾乎囊括了所有車隊工種,從車隊老板到車手,從技術人員到車隊廚師。“F1是一項綜合運動,人人都傾其所有。”
跟隨拍攝中,影響孔泰最深的是,巴西車神AyrtonSenna的意外死亡。1994年5月,在生命中最后12.8秒時,求好心切的車神,把車調到極限,導致底盤觸地,喪失壓力,最終釀成悲劇。Senna在去世前一個月說,我寧可死在賽道上,也不愿死于醫院的輪椅上。
長期的隨隊拍攝讓孔泰和邁克爾·舒馬赫從一般的合作關系變成了好朋友。他和舒馬赫的全家一起出去度假,很多照片都是在度假途中拍攝的,有些甚至是舒馬赫及其隱秘的私人照片。照片中,舒馬赫和妻子科拉十分親昵,幸福地擁抱在一起甚至相互親吻。孔泰也拍了很多舒馬赫夫婦和兒子米克和女兒杰拉在一起的照片。但是這些照片流傳在外的很少,絕大多數都作為朋友間的記憶珍藏著,“我永遠不會賣掉或者出版這些照片。”
進入21世紀,米高·孔泰漸漸覺得自己喪失了拍時尚大片的靈感,而把方向轉移到新聞攝影上來。他和國際紅十字會合作,深入伊拉克、阿富汗、尼泊爾、玻利維亞等貧困國家和地區,拍攝那里窮人的生存狀態。
“當你在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待久了,就需要避到一邊,做做深呼吸。我周期性地給國際紅十字會拍這些照片,照片收錄在紅十字會出版的書中,在慈善拍賣會上賣出。”
拍照之余,孔泰設立了一個名叫“米高·孔特水基金”的機構。這個基金會的目的是把清潔的飲用水送給每天1美元的生活水平都達不到的窮人。孔特雇了最頂級的律師、科學家和市場專員幫他管理基金會。
米高·孔泰經常會談到祖父對他的影響。他的祖父阿爾弗雷德·孔泰是瑞士最早的一批飛行員之一,是瑞士第一家飛機的引擎制造者,早期的瑞士產飛機使用的都是孔泰引擎(Comte-engines)。
孔泰是祖父的崇拜者:“我覺得人在有根的同時也要能飛,我的祖父就能飛。”而從祖父那里,孔特遺傳了冒險精神。“我總是生活在邊緣,”孔泰這樣總結他忙碌的人生:“如果我失去了冒險感,就會立刻抽身離去。”
哭、脫衣服和其他隱秘的行為都一樣
B=《外灘畫報》
C=米高·孔特(Michel Comte)
B:拍完布呂尼的裸照之后,知道這張照片去哪了嗎?
C:照片拍好以后就出版了,那是15年前的事。
我不知道它怎么就進了克里斯蒂拍賣行。
B:和你關系好的有哪些名人?
C:以索非亞·羅蘭為例,我給她拍了一本畫冊,因此需要常常一起工作。伊莎貝拉·羅塞里尼、海倫娜·克里斯滕森、卡拉·布呂尼、杰夫·庫恩斯、娜奧米·坎貝爾等等也是。我也和其他模特有過較少的合作,像克勞迪婭·希弗,所以不是很熟。
B:有兩張杰瑞米·艾倫斯拍攝于1989年的照片,在我的印象中他一個紳士且憂郁的形象,可是你拍的照片有點像黑幫老大。你的靈感是怎么來的?
C:杰瑞米·艾倫斯是我的好朋友之一,幾個月前我們還合作拍了另一個系列的照片,地點是他倫敦的家中,給《L"UomoVogue》。他是我所認識的最和藹的人之一——所以我希望展示他性格中不為人知的嚴肅面。評論家說我拍的杰瑞米·艾倫斯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
B:你拍的羅比·威廉姆斯我很喜歡,紋身顯示他是一個壞男孩形象,而表情和姿勢有讓他看起來有嬰兒一般的純真和神圣,這個姿勢是怎么設計的?
C:很不好意思,要讓你失望了,我記不清楚派這張照片的情景了。他不是十分有趣,我們相互也不了解。拍他只是我的一項工作,我只是盡我最大的能力展示他真實的一面。但是說真的,我不認為這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
B:1993年給黛米·摩爾拍的照片中,她在哭。為什么?你是怎么抓怕到這個場景的?
C:女人們在我給她們拍照之前,總是說:我是不會脫衣服的。但最后還是脫了,事后也想不明白怎么會脫的,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實上,哭、脫衣和其他隱秘的行為都一樣:最終存在的只有拍攝對象本人和照相機鏡頭,他們不再顧忌自己在做什么,而是把各種各樣真實的自我展示出來。
B:你認為,什么樣的名人更容易拍出好照片?
C:我對于拍漂亮照片不感興趣。相反,很多人覺得我拍的肖像不如別人拍的好看。但是我拍出了他們的特點,這也是我感興趣的地方。“漂亮”的照片任何人都拍得出來,只需要多化濃妝,打柔和的燈。我拍照的時候明星只拍淡妝,很少打燈。
B:什么樣人最難拍出好照片?
C:那些放不開的,想扮演某個角色的,或者是故意避開本人的真實性格的。
B:從攝影師的眼光看,你覺得最美和最帥的明星是?
C:我不喜歡分類,每個人某個部分都是美麗的。我的工作就是把男人和女人的特殊美挖掘出來。
“我從來沒有嘗試著模仿”
B:你成名很早,第一次從卡爾·拉格菲爾德那里獲得了拍時尚大片的機會時,你才25歲。
C:直到現在,那些和我一起環游世界的工作人員都極其年輕。我每兩至三年都會更換助手,讓助手的年齡永遠保持在20歲或者25歲。我覺得,如果你想在今天千變萬化的時尚界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從年輕人那里獲得靈感,年輕的工作人員可以讓我的心態保持年輕。我很快又要結婚了,新娘是一個可愛的日本女孩,她才23歲。
B:為什么轉投攝影?你家人的態度如何?
C:超過20歲以后我就很獨立了,我的父母幾乎支持我的任何選擇。所以他們當時很高興。他們現在居住在我的祖國瑞士,我隔三差五地會去看看他們。后來,我通過攝影認識了前妻多米尼克,她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模特,我們現在有了兩個可愛的兒子。
B:自學成材很難吧?
C:完全靠多拍。我認為技術不重要,每個人都能學會。重要的是你通過鏡頭能看見什么。我比別人更能輕而易舉地看出拍攝對象面孔的涵義。
B:當你剛到巴黎的時候,對時尚的理解是怎樣的?
C:因為我沉浸于藝術世界,而沒有好好學習攝影。所以我的拍攝方法就是:拍出我看到的時尚。我從來沒有學過別人的作品,也沒有嘗試著模仿。可能這就是讓我的作品有著不同于別人的獨特之處的原因。
B:在巴黎的生活是怎樣影響你的?
C:盡管我后來在紐約和洛杉磯也居住了很多年,可巴黎仍然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我另一個最喜歡的地方是遠東。從1980年開始,我就住在巴黎的里茨飯店的一個固定房間。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里茨飯店里拍的。巴黎是也將永遠是時尚的中心,有著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獨一無二的氛圍和靈感來源。
B:在你的攝影生涯中,什么是最大的挑戰?
C:每次在我失去靈感的時候就會想要不要結束攝影生涯。直到今天,我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我現有的工作和項目。真正的原因是再也沒有好的想法了。
B:你給《VOUGE》和《名利場》拍照,你如何看到兩者對時尚的不同需求?你是如何在兩者間轉變風格的?
C:我給《Vouge》主要拍時尚和美女大片,給《名利場》拍人物肖像。很難說我更擅長哪個,但是批評家說肖像攝影是我最強的領域。
“想拍部巴拉克·奧巴馬的紀錄片”
B:為什么你從一種攝影類型轉到另一種,甚至是你一開始并不擅長的類型?
C:任何類型的攝影我都不成問題。我只拍自己最感興趣的。
B:時尚和賽車攝影需要對個體和對象的審美,那么人文領域的攝影呢?好的戰爭攝影意味著什么?
C:這是新聞攝影中的一個問題:貧窮的魔力在于徹頭徹尾的悲劇性,悲劇也存在一定的審美。你從其他戰地攝影師和我的作品中都能看出來一點端倪來。那可能是一種不同的審美,我更傾向于把它稱為絕望。
B:作為一個攝影師,可能你對管理一個基金會并不在行。為什么你要設立一個“米歇爾·孔特水基金”?
C:我看過非洲、中東和遠東最貧困的人的生活,我也在歐洲東南部看過戰后的前南斯拉夫是如何極端貧困。于是我看到了一個普遍問題:缺少清潔水源。這就是我為什么設立米歇爾·孔特水基金的原因,
B:到目前為止,米歇爾·孔特基金會已經做成功了哪些項目?
C:我們所有的錢都交給SODIS項目:一個瑞士首創的項目,只要把污染的水放在一個透明塑料瓶里,在自然光下放置6個小時,最后出來的水就和煮沸的水一樣可以飲用。SODIS項目目前在18個國家實施,從中美洲到肯尼亞到尼泊爾到柬埔寨。我上周還在柬埔寨給SODIS項目拍了照。
B:你現在還受雇于某些或某個雜志嗎?
C:我一直都是自由職業者。我每個月都決定做一些不同的工作。當然也有一些長期合同,像給珠寶品牌Pomellato、咖啡品牌Nespresse和泳衣品牌LaPerla拍照。
B:你現在還經常拍名人照片嗎?你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C:我每個月都會拍名人照片,絕大多數都是給意大利版《Vogue》。但是我最終要的工作是在遠東,我在柬埔寨有一個電影計劃,一部關于柬埔寨暴君波爾·波特的紀錄片,我希望今年能發行。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一種冒險,但是我想這是值得的。
B:這是你攝影生涯的擴展嗎?
C:拍電影是我的一個夢想,我終于有了想說的東西。我通過照相接近人們的內心,那對我來說是唯一有價值的東西。我可以用電影表現出照片無法表達的東西。
B:你涉及的領域太多了,還最想拍什么?
C:我真的很想拍一部關于巴拉克·奧巴馬的紀錄片:他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過程。奧巴馬是美國唯一的光明,他年輕、充滿活力、魅力超凡,用心說話。
B:有什么你肯定不會拍的東西嗎?
C:不拍香煙廣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