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斯汀的“馬賽克”作品

杰斯汀的“馬賽克”作品
中廣網蘭州8月28日消息 與杰斯汀·劉約定的見面地點,是在一家位于王府井尚在施工中的五星級酒店。當日,他在酒店的一家葡萄牙餐廳負責畫壁畫。
衣服上沾滿了油彩,微笑著向我們跑來,與印象中的畫家形象稍有不同,杰斯汀完全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
然而,離開城市的喧囂,來到他位于環鐵藝術城內的工作室,看到陳列在畫室中大大小小的作品,卻更加讓人訝異。
曾經看過一個洋酒的廣告,廣告中一位畫家揮舞著畫筆,在畫布上盡情揮灑著不同的色彩,而這斑斕的油彩也渲染到了他的整個身體上。杰斯汀,這個“70后”的年輕畫家,感覺他的作品風格就會如同廣告中的畫家那樣,灑脫不羈。
“許多的人感覺跟你一樣,不相信我能畫出這種畫。”杰斯汀,這個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的畫家,他的畫作展現出的是他截然不同的另一面:細膩、敏感而且富于情感。
用記憶“拼湊”藝術
杰斯汀的作品運筆自然流暢、虛實處理恰到好處,黑、白、灰之間以無數線條、色彩、虛實變化各不相同的小方格“拼湊”而成。第一眼看來人們往往會聯想到一個名字:馬賽克。然而,這種“馬賽克”組成的畫面卻并不會顯得單調、生硬,反而洋溢著獨特的魅力。遠觀,我們看到的一張完整的圖像,無法找到方格的邊緣。但若在近處細細觀察,那交錯的不同色彩,呈現出的卻是立體、唯美,而又朦朧的美感。
杰斯汀偏愛描繪人物題材,其繪畫對象也常是自己生活中的人物:家人、朋友……由不同的色塊“拼湊”出的人物,不再是靜止的,而是立體、神韻飛揚的,仿佛畫中的人物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
而且,此時,他畫中的每一個方格,代表了他與畫中人物所共同創造的諸多回憶。“就像我們不能單從一面來了解一個人,通過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的認識,才能清晰地勾勒出這個人完整的一面。”若再進一步細看,我們會發現,在許多方格中會畫有一些特殊的標志、圖案,甚至寫有一段話語,這些小小的細節,也夾雜著杰斯汀與其點點滴滴回憶的感悟。
杰斯汀并不是一個“高產”的畫家,他每完成一幅作品一般需要三個星期,而下筆之前的構思更會花費他數月之久。曾經聽到過一些藝術家感慨,他們創作過程并不是愉快的,而是痛苦的過程。
同樣,對于杰斯汀來說,他也會面臨找不到創作題材,甚至靈感枯竭的時候。“這時候我就會干脆不畫。畫畫是不能著急的。我們能夠從畫家的作品中看出他當時的心里狀態,急躁是出不來好作品的,而這也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在藝術趨向模糊,前衛、先鋒肆意泛濫的今天,與中國當代大多數前衛藝術家喜歡與政治、社會大環境聯系在一起的做法不同,杰斯汀始終能夠沉浸在自己的創作空間中,以平和的心態堅守自己“個性化”的藝術語言。盡管他也了解市場上流行什么,什么樣的作品“好賣”,但是他一直堅信藝術是要帶給人美感的,而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認真作畫直面市場
在認真、平靜作畫的同時,杰斯汀也樂于接受市場的考驗。在餐廳畫壁畫,積極地參加國內外的畫展,與畫商、收藏家之間增進交流等等,這一系列的商業活動,杰斯汀都十分熱衷。
一個畫家太精于世故是畫不好畫的,但是完全脫離于市場也是很難存活的。杰斯汀深知這一點,可以說他的一只腳留在了藝術創作的殿堂,而另一只腳則是跨進了市場努力尋找支點,只有兩者同時取得了平衡,畫家才能夠真正的站穩腳跟。
而對于藝術商人,杰斯汀是十分尊重的。雖然畫家也能夠賣自己的畫作,但是因有其局限性,很難做大,這時候藝術商人的出現對于藝術的發展也是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的。
然而,畫商、收藏家等任何人都不會亂花錢,在掏出幾萬、十幾萬塊錢買畫的時候,他們也會掂量掂量是否物有所值。他們考慮的標準一般有兩個:第一就是要有創造性,不能抄襲;第二,要有一定難度的技法,具有風格化的作品。
而杰斯汀的作品在畫商、收藏家挑剔的目光中,經受住了考驗。現在,他的作品可以用炙手可熱4個字來形容。“經常會有國內外的畫商、收藏家找到我的工作室,希望能夠收藏,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杰斯汀也因為自己的作品在市場上的廣受好評而信心倍增。(孫姍姍)
杰斯汀其人
杰斯汀自幼喜愛繪畫,初中時進入徐悲鴻美校進行專業的學習。高中畢業后來到了俄羅斯學習了3年的古典油畫。之后,出于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他決定前往掌握了先進的藝術理念和創作方法的荷蘭繼續深造。
最終,他考上了荷蘭皇家藝術學院。在荷蘭,杰斯汀的作品入選了荷蘭年輕藝術家展、歐洲藝術家年展一系列展覽。其間,杰斯汀的作品廣受好評,而他也在藝術圈內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