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帝御寶交龍鈕《乾隆御筆》白玉璽; 預料成交價超過5,000萬港元
香港,2008 年8 月 香港蘇富比將于2008 年10 月8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2008 年秋季拍賣會,特別呈獻題為「皇威萬代」的三場專場拍賣,御制之珍品約35 件,包括重要寶璽、稀世手卷等,總估價高達4 億3,000 萬港元*。
蘇富比中國藝術部國際主管仇國仕表示:「蘇富比很榮幸被委托拍賣法國吉美家族收藏之乾隆御制印璽專拍,這些顯赫珍藏從未見于拍賣市場,且與本專拍中之另一亮點──兩卷乾隆時代的珍貴手卷互相輝映;兩者不單彰顯乾隆超卓之文治武功,也象征其掌握手中之無尚皇威與皇權。」
「皇威萬代」專場拍賣共有三部分:
一.法國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璽專拍
愛米爾‧吉美 (Émile Guimet,1836-1918)** 是著名人道主義者、慈善家及收藏家,他于1889 年為亞洲藝術打造一所至今仍享譽國際的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是次拍賣的重要乾隆御璽是愛米爾‧吉美本人將吉美博物館捐贈予法國政府后的個人收藏,并經過一世紀的傳承后,現首次出現于拍賣市場,珍罕絕倫。

愛米爾‧吉美的曾孫休伯特‧吉美(Hubert Guimet) 憶述:「我們從家父的憶述和描繪去認識曾祖父,他的書信和大量游歷紀錄亦加深了我們對他的了解。我們一直居住在弗欒依安的家族大宅,在中國和日本的文物圍伴著;御璽的收藏一直珍存于飯廳內的十八世紀荷蘭飾柜,如今雖然已被陶瓷器所取代,但可以說,它們確曾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著歲月流逝,我們逐漸了解印璽的意義;對這些印璽的鉆研探究,更加深了我們對它們的鐘愛。首先是它們呈現的美感,包括精心的雕琢和純美的玉質;再者是它們的奇特,尤其是那些龍首造形;最后,是因為它們所代表的輝煌皇族歷史和乾隆皇帝的至巨影響。」
玉璽為帝王身份權力之象征,而且具有記事之功能。歷代皇帝每遇重要國家大事,均要刻制寶璽以為紀念,而乾隆皇帝更是其中的表表者。

而此拍場中一件乾隆帝御寶交龍鈕《乾隆御筆》白玉璽更是乾隆帝在繼位初期制作的重要寶璽之一。其風格與故宮博物院所藏制作于清初的 「奉天之寶」、「天子之寶」等金質玉璽,以及「康熙御筆之寶」的交龍鈕相一致,均屬典型的清早期交龍鈕風格。與印臺和印鈕正常的比例相較,此寶印臺略顯低矮。很明顯,這是乾隆帝命令工匠將前朝的某方寶璽的文字磨去,重新再刻上了「乾隆御筆」四個大字。其玉璽之白玉質地極為通靈溫潤,通體潔白致密,而且體量碩大,印面達到12.5 平方厘米,是所有乾隆帝名號璽中最大的一方,實屬罕見。預料成交價超過5,000 萬港元。

另一件獨具匠心的乾隆帝御寶交龍鈕《天恩八旬之寶》和闐青玉璽(圖見p.2),具有青玉質,刻有漢文篆書「天恩八旬之寶」六字,是乾隆五十五年,為慶祝乾隆帝八十圣壽而雕制。乾隆帝在其御制詩中多次提到中國歷代帝王雖有三人壽至八十,但他們都沒有像自己這樣能夠享受到五世同堂的天倫之樂,不能與自己相比;能夠有此結果,完全是上天所佑,上蒼所賜。因此,特制作「天恩八旬之寶」申明此意。據記載于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十九日乾隆命人往蘇州照文刻字,而在十二月二十四日,蘇州送返已刻「天恩八旬之寶」的青玉寶一方。由此可見乾隆帝當時急于看到此寶的迫切情況。此寶印面達12.7 厘米,體量碩大,實為難得。預料成交價超過 2,000 萬港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