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讓世人見識了中國歷史的魅力。奧運期間,首都博物館內賓客不斷,許多人都因“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而去。昨日,首都博物館向記者公布,奧運期間,五大展覽共接待觀眾超過13萬人次。不過,面對如此大的觀眾量,首博限于展陳條件,展覽還是無法延期。
“中國記憶”展奧運期間客流量9萬多
為奧運,首都博物館專門組織了五大展覽,《北京文物精品展》、《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長江文明展》、《紫禁城內外的競技游戲展》和《公平的競爭———古希臘競技精神展》。其中,《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堪稱規模巨大,匯聚了55個博物館的館藏之寶,共展出了169件(組)文物,太陽神鳥金飾、兵馬俑、金縷玉衣、T形帛畫……均在同一場地演出。
首都博物館策劃部楊燁告訴記者,這5個奧運特設展覽,最早是在7月23日由《紫禁城內外的競技游戲展》拉開帷幕。從最初的開展至8月24日,五大展共接待觀眾22萬多人次。其中,8月11日至8月24日奧運期間,五大展覽觀眾量達13萬多人次。與其他四大展覽不同的是,“中國記憶”展需要購票,從7月29日開幕至8月24日,客流量達到了15萬多人次。據悉,奧運期間總共接待95477人次。
“中國記憶”展不會延期
攝影家鄧偉在首都博物館的攝影展“愛情海的太陽”原本定于8月15日結束,不過考慮到奧運期間觀眾的需要,該展覽延期三天至8月18日。然而,對于最受觀眾青睞的“中國記憶”展,首都博物館卻表示不會考慮延期,而是按照預定的10月7日結束。
楊燁告訴記者,最初首博定展期時,就考慮到文物受光照的影響。出于保護文物的需要,“中國記憶”的展覽不會延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