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的第一個周末開始,亞洲藝術圈將迎來有史以來最繁忙的一周:廣州三年展、上海雙年展、南京三年展、臺北雙年展、新加坡雙年展、日本橫濱三年展、韓國光州雙年展以及北京的藝術北京博覽會等將陸續開幕,每個展覽都只相隔一兩天。預計不僅會讓藝術家、批評家、收藏家們遭遇“審美疲勞”,而且飛行旅程積分也會大增。
黃永砯、劉小東廣州參展
將于9月6日晚開幕的“與后殖民說再見———第三屆廣州三年展”今年邀請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1位藝術家參與,是規模最大的一屆。高士明、張頌仁與倫敦大學歌德史密斯學院客座教授薩拉·馬哈拉吉(Sarat Maharaj)三人組合的策展團隊選定的藝術家這次側重藝術家從個人角度挖掘社會議題的作品,黃永砯、劉小東等藝術家將參加這次展覽。
而南京三年展則關注亞洲當代藝術的現狀,策展人黃篤說他們要從新的角度對多樣的亞洲文化進行重新界定和解讀———隨著中國與印度當代藝術的崛起,這也是最近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
岳敏君雕塑將現上海
國內歷史最長的上海雙年展今年走到了第七屆,一共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61人(組)藝術家參展,策展人張晴透露將于9月8日開幕的展覽的一大特點是把美術館所在的人民廣場作為戶外展出場地,將有諸如水稻、巨型螞蟻和各種姿勢的馬的雕塑出現,而一列長45米左右的火車將也成為進入美術館的第一個展品。他們還邀請北京藝術家岳敏君、美國藝術家Mike Kelley和荷蘭藝術家Lonnie Van Brummelen & Siebren De Haan展出多件特別作品。部分藝術家還通過實地考察上海的現狀后進行藝術創作,試圖從藝術的角度探究世界各地人口遷徙融合的問題。
五展覽組成“藝術羅盤”
也許是有感于全球藝術展覽如此之多,韓國同期舉辦的光州雙年展干脆開辟出一個部分,邀請策劃人、批評家介紹全世界2007年至2008年舉辦的各種展覽和企劃案。
上海雙年展也和新加坡雙年展、韓國光州雙年展、澳大利亞悉尼雙年展及日本橫濱三年展聯合組成“2008藝術羅盤”,為藝術愛好者提供參觀的規劃和信息方面的交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