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璞:舞動的傳統
◎ 丹楓
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我們所看到的往往是真實存在的實物,而在即將出版的《油畫版,世界遺產》叢書中,杜璞卻用他的色彩、他的感覺向世人展示世界文化遺產。他用他的筆、
他的色彩給我們描繪了不一樣的世界文化遺產,那一幅幅色彩艷麗的畫面,向世人述說著世界文化遺產更深層的內涵。
如何使西方古典的寫實油畫和表現性的現代油畫語言,從中國傳統的寫意文人畫汲取營養,產生有新的意趣的表現形式,油畫家們為此作出了努力的探索;而在當代從事意象油畫
創作的青年藝術家中,杜璞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位。生長、學習在文脈悠久的鎮江,求學在六朝古都南京的杜璞,師承南京藝術學院沈行工教授;并受到在寫意油畫創作上頗有造詣的蘇天賜先生的點撥。求學期間,他便決心繼承前輩藝術家的探索精神,致力于油畫民族化的實踐。從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班畢業時,他決定,要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為自己畢生創作的主題,便把自己的起步階段放在蘇州,他說:“園林雖說人工造景的,但卻能表現出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而且園林里面的四季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它能真實地表現出自己內心的感受”。滄浪亭作為蘇州最古老的園林之一,給杜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成為杜璞畫園林系列的開始。杜璞說:“我在畫滄浪亭的過程中,就想體現出古人造園過程的想法,比如園中的幾塊假山石就代表著高山,門前的水,就代表著江河,在畫這種造園的理念中,我融進了云霧繚繞、白云飄飄的寫意手法,仿佛如入仙境,畫家和造園家的心態是相通的,這就是畫家對精神世界的向往。”一幅幅色彩艷麗、帶有生命、帶有思想的蘇州園林,從杜璞的筆下誕生,讓世人見到了全然不同的園林景致以及昆曲的內在神韻。
杜璞幾十年居住、生活、學習的地方,正是傳統文人畫的發源和興盛區,這個文化的根系,深深地植入了他的藝術生命中。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可以說:杜璞的畫已經具備一種自
由、潑辣的“寫意油畫”風格,他將林風眠的灰暗、蘇天賜的甜蜜裝飾變為濃烈潑辣,顯現著具有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張揚、自我、肯定。他筆下的傳統建筑與景色,一掃平常印象之中的枯寂清淡,而表現得強烈、放逸,有十分鮮明民族特色的個人風格。他的畫里既帶有西方的寫實功底和抽象的表現,同時又融入了中國繪畫的空靈。杜璞說:能有今天的成就,這得益于定居在這個擁有2500年歷史沉淀的古城蘇州。這里給了杜璞太多的創作素材,讓這位用色彩和筆法抒發內心的畫家,能在這里畫蘇州的美,蘇州的情。
在杜璞看來,畫家要不斷超越自我,進行突破性創新,不斷的重復,是對藝術家的最大的傷害。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本月26日他在十全街清源藝術畫廊舉辦的“傳承、
超越——杜璞油畫展”上,我們一睹了他的原作風彩。他說,世界文化遺產就像是散落在世間的珍珠一樣,我的夢想是用我的畫筆作紅線,把這些世界遺產一個個串起來。
杜璞藝術簡歷
杜璞,1997屆南京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研究生畢業,師從著名油畫家沈行工教授,并受益于油畫大師蘇天賜、張華清教授,2002年游學于澳大利亞,于帕斯舉辦油畫寫生展,同年
定居蘇州,致力于油畫民族化的探索研究。于2001、2003、2005年連獲江蘇省油畫大展(雙年展)優秀獎;2004年聯合國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唯一特展油畫家;中國的世界文化與
自然遺產專業畫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