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開幕式“中國畫卷”:
揭幕中國新媒體藝術時代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幅氣韻流動的“中國畫卷”徐徐拉開,晶瑩剔透、美輪美奐,讓全世界為之驚艷,陶醉于高科技與中國古典藝術完美結合的魅力。上海電子藝術節的專家近日指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呈現的“中國畫卷”,屬于當下處于全球藝術前沿的電子藝術、新媒體藝術。
事實上,新媒體藝術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表現手段,在這次奧運會開幕式中得到了全面應用與詮釋。這似乎也意味著,中國的新媒體藝術時代也借助北京奧運會拉開了帷幕。上海電子藝術節藝術總監沈根林指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大量使用新媒體藝術手段并獲得了巨大成功。”
什么是新媒體藝術?沈根林解釋說,將電子科技與藝術結合起來,便是電子藝術。電子藝術的范疇中,既包括了北京奧運會“中國畫卷”這種巨型的室外作品,也可以包括很多深入尋常百姓家的“小品”。他舉例說,比爾·蓋茨的豪宅“未來之屋”中,就有這樣一面特殊的“電子藝術墻”,這堵液晶電子墻可以自動探知來客可能的藝術喜好,顯示出與客人的藝術趣味相符合的世界名畫。
“電子藝術是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產物,更是創意經濟時代的先鋒和寵兒。”沈根林指出,電子技術可以幫助時下的藝術家們實現更精彩與大膽的創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巨幅“中國畫卷”和“鳥巢”上方裙邊環繞屏幕都成為開幕式的亮點。作為開幕式的高潮之一,“體操王子”李寧的“飛天點火”過程也結合了新媒體藝術互動表演,為全球數十億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和享受。
沈根林表示,盡管在開幕式上電子藝術的魅力令海內外觀眾折服,但在中國國內,電子藝術的發展仍然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2007年10月,上海曾舉辦首屆電子藝術節,來自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等地的數碼藝術家紛紛發揮創意,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點燃了高達數米的“火球劇場”,還在黃浦江畔的世紀大道用灌木建成一個模仿電子游戲的巨大迷宮,首次將國外的一流電子藝術作品呈現給中國觀眾。
沈根林認為:“可以預言,未來中國在重大活動開幕、展覽、演出和會議上將大量運用新媒體藝術元素,中國新媒體藝術的時代將很快到來。今后一段時間中,中國的電子藝術將迅速發展,甚至可能會出現電子藝術產業化的趨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