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第十二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于9月10日至14日在世貿商城舉行。
每年上海藝術博覽會聳立在展館門前的大型雕塑,作為盛會的“第一視線”,同時又作為活動的主題作品,總是倍受外界和媒體關注。近日,上海藝術博覽會主辦方正式對外宣布,今年展館門前的主題雕塑作品已經確定,在諸多參展的雕塑作品中,由羅浮紫藝術典藏攜來參展的雕塑群《人與自然》脫穎而出,成了最終獲勝者,贏得殊榮。
《人與自然》雕塑群由50歲的美國著名雕塑大師沃德克創作,因此他也成為上海藝博會歷屆以來,所有主題雕塑創作者中最為年輕的一個藝術家。同時他也為上海藝術博覽會創造了另兩項“第一”,首先是藝博會第一次出現“群雕作品”;其次是該雕塑群為彩銅創作,這在藝博會歷史上也為首次。
《人與自然》雕塑群由兩大部分組成,“彩鳥與蘋果”,“公牛系列”。其中,“彩鳥與蘋果”作為主雕塑,高度達4.5米,重約600公斤。三顆飽滿的蘋果,或紅或綠,潤澤閃亮,疊加而起……頂端一只極富生氣的“逍遙鳥”,在溫暖的陽光下,披載著金色的光,那幅探究自然的神情,以及質感,凝固的動作和情緒,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它們的好奇和調皮……該主雕塑是沃德克先生特為本屆上海藝博會而創作,僅此一件,從收藏角度而言,堪稱是真正的“碩果僅存”。
作為《人與自然》雕塑群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公牛系列”,則由兩頭長約3.5米,高約2.5米,寬約1.7米的“大公牛”組成,柔和內斂,怡然自得。沃德克雖然簡化了大公牛的質感形象,但卻強化出單個牛脊骨的輪廓,突出牛群側影線條的疊加,因此與大自然形態交相輝映。彩色銅雕的材質特點,將動物的形態、色彩、紋理及個人情緒完美地融入到了作品中。
被《國際先驅論壇報》譽為“20世紀末西方世界最偉大的動物雕塑家”的沃德克出生于一個藝術世家,父親是一名杰出的建筑設計師,曾參與設計了紐約花旗銀行中心大廈。沃德克從小就耳濡目染于形態和空間等元素。在藝術探索的過程中,他深深地被群雕所迸發的強烈效果所吸引,他認為這些群雕創造了一個環境,雕塑背景空間幾乎與雕塑本身一樣重要,并能有效產生強大的視覺效果。
沃德克深愛大自然,也喜愛動物,大自然和生靈也給他帶來了藝術靈感和精神上的滿足。他覺得動物題材是探究形態、色彩、紋理和幽默等創作元素中最為理想的素材,于是他迷戀上了雕塑形態各異的動物,尤其是鳥類,例如,他印象派風格的雕塑“逍遙鳥”,雖然從解剖學的角度看并不逼真,但卻顯得極富生氣。沃德克說,“逍遙鳥非常會生活,生命中90%以上的時間都是在嬉戲中度過。這么高的休閑比例也是人類夢寐以求的”。他不僅用創新思維把一個個富有創意的“動物系列”作品呈現給大家,并賦予了作品厚重的人文歷史與自然關愛,同時也揭示了人類可以從中得到的生命啟迪。
沃德克有數以百計的的雕塑作品被世界各地收藏,其中包括紐約的證券公司、圣保羅明尼蘇達州大學的魏斯曼博物館,德克薩斯州的西南博物館等等。
對于沃德克來說,終極目的不僅僅是藝術創作,還包括人們對作品的回應與互動。他很欣喜地看到他創作的公牛雕塑已經成為孩子們玩耍的地方。他說:“看到他們爬到公牛的脊背上,展示他們自己無憂無慮的生活,這讓我感到無比滿足。”相信在本屆上海藝術博覽會上,中外藝術品收藏者和觀眾,不僅會領略到“第一視線”的美麗風光,同時也能深深感受到一位杰出的雕塑大師對大自然和生靈的一顆愛慕之心,還有那份舔犢之情。
2008上海藝術博覽會“第一視線”看上去很美
2008上海藝術博覽會“第一視線”看上去很美
2008上海藝術博覽會“第一視線”看上去很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