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圣元,有悟性的藝術家
林圣元,有悟性的藝術家
林圣元,有悟性的藝術家
繪畫創作需要技術、技巧的準備,沒有基本的技術、技巧訓練的人,很難成為藝術家;反之,有了技術、技巧基礎,甚至在這方面訓練有素的人,不一定能成為藝術家。這里不僅有個如何運用技術和技巧的方法問題,還有個更深一層的、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那就是作為藝術創造的油畫,它要向人們揭示和提供的,遠遠不是高明的制作技術的和成熟的技巧,它更重要的是向人們傳達藝術家的一種思想、感情和趣味。藝術家作畫,描繪客觀物象,即使用最具像寫實的手法,也主要是借客觀物象傳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就這個意義上說,藝術家本人的個性、素質和修養,應該在繪畫創作中起決定性的作用。繪畫的技術、技巧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我之所以在這里發表這些議論,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確實接觸到不少本來沒有或很少受到技術、技巧訓練,從來沒有進過美術院校,沒有“童子功”的人,由于愛好繪畫,勤奮好學,經過一段努力,在繪事上取得了成就,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躋入藝術家的行列。例如,齊白石、傅抱石、黃永玉等。我們現在討論的美國紐英倫美術家學會主席林圣元君,就是其中的一位。 林圣元,1965年出生在福建省尤溪縣,1985年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自幼愛好繪畫的他,沒有系統學習過美術,但他通過閱讀美術書籍和觀看展覽,對書法、中國畫和油畫十分感興趣。1991年他游學美國,有機會在美國和歐洲各大博物館觀賞古典與現代繪畫名作,不僅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還刺激了自己親自動手作畫的強烈欲望,并且一發不可收拾。十多年來,他的作品曾參加美國、中國的各類展覽,并被一些美術館收藏。如1999年,油畫《紐約隧道工》被美國紐約市立博物館收藏;2001年,油畫《求婚》被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2002年,《查爾斯河的風景》成為美國杰姆. 巴菲特基金會的藏品;2004年,美國哈佛大學收藏了他的油畫《齊心協力》。 林圣元的作品之所心受到人們的贊賞,主要是他的風景畫和人物畫給人一種清新、純樸的藝術感受,面對自然和人物,他用輕松、流暢的筆觸,自由地描繪。他忠于客觀物象,但不是平鋪直敘和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強調,有所忽略。在風景中,他主要表現遼闊的空間和山巒氣勢;在人物中則注意性格、神情的刻畫。林圣元用筆瀟灑,筆觸中有剛柔相濟的肌理美感。他用色亮麗、明快。他善于利用攝影手段搜集素材,在制作過程中他努力用油畫塑造手段創造畫面。在他的作品中,看似客觀的描寫,但都凝聚了心血,傾注了的感情。 林圣元自幼受傳統中國文化藝術的熏陶,到美國后接受西方現代文化藝術的教育,兩種文化的反差所形成的張力,無疑對他的心理、思維和審美取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這種氣氛和環境中創作,不論他本人是否自覺地意識到,他很自然地吸收了兩種文化藝術的營養,用以鑄造自己的個性風格。例如,在他的油畫用筆中可以感覺到中國書法的影響。不用說,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膽識、智慧、勤奮和悟性發揮了作用。其中悟性尤其重要,藝術家對生活和藝術是否真切的體悟,可以說是藝術家成敗的關鍵。 林圣元是有悟性的藝術家,憑著他的悟性,他的藝術肯定會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邵大箴(1934-))中國美術史學家,美術評論家。江蘇丹徒人。1955年赴蘇聯列賓繪畫雕塑建筑學院美術史系學習, 1960年7月畢業后回國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長期從事西方美術史和中國現代美術的研究,其中對西方現代美術的發展及中國當代美術創作研究尤為深入,成就卓著。在研究中大力培植中國現代美術,力促中國美術形態從傳統走向現代。曾任《世界美術》雜志負責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美術》雜志主編,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委員。著有《現代派美術淺議》、《傳統美術與現代派》、《歐洲繪畫簡史》(與奚靜之合著)、《西方現代美術思潮》,主編《外國美術名家傳》(與奚靜之合作)、《現代藝術辭典》。
邵大箴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