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時期,常常想到我們今天需要什么樣的藝術,或者說,在當代藝術作為觀念愈加興盛的今天,什么樣的藝術是有效的、什么樣的藝術具有當代性是人們討論最多的問題,當退據到“市場”或“資本”這些問題上打轉時,資本的介入造成了對藝術的顛覆和影響,成為左右藝術狀態的強勁勢力。結果,對此恐慌的大有人在!回望過去中國社會經濟結構轉型之初,人們期盼藝術市場化以及藝術存在的有效性。時至今日,這一切來得似乎氣勢兇猛,甚至有人發出“當代藝術就是有錢人的游戲”這樣三味真言式的宏論。
對此,當代藝術意識形態真的被如此綁架了嗎?藝術家真的要進退失據了嗎?批評的聲音真的被資本淹沒了嗎?這,對于新一代藝術承載者,必是一個現實而具體的問題和選擇。即便如此,也不必刻意地表現出右右矯情虛無主義和左左道德空想主義,以為吁求精神就是救治當前藝術的良藥或法寶。游戲是游戲,資本是資本,資本介入游戲,并不關涉實踐中的當代藝術,一切都決定于藝術這個本體,只是這個本體在今天發生了激烈的轉換。
今天的中國藝術現狀,有意義的多元和無意義的多亂并存,“百花競放”,其中不乏被人病詬的爛藝術、矯情藝術。無可否認,我們處在社會、經濟的大轉型時代,這一切變革仍在繼續、仍在繁衍,我們遠沒有達到幻想的人類“理想國”或和諧的烏托邦世界。生存于其中的每一個人都無須矯情,也無須將自我置于高高的道德之上,將實實在在的變化置若罔聞。
一、我們是誰
在今天做個什么樣的藝術家?或者說,是誰在擔當藝術家的職責?它的語義隨著語境不確定地發生變化,有時嚴肅,有時戲謔,有時文人,有時匠人,有時痞子,有時圣徒。在今天的格局下,它具有巨大的質的差異性。
但是在今天此刻,我們仍然期待嚴肅的身份定義,嚴肅是因為這些做著藝術的人,對藝術有著認真的態度,這是其一。最重要的是這些人意識到了別樣的藝術家身份,是關注社會與個人經驗的一類人,他們對自我的要求,是抱定了藝術可以承載一個時代眾生精神的神圣性,是救褻自己靈魂的一處無名會所。他們看重于藝術的,首先不是它的商業利益和無盡的市場拍賣。在藝術的市場化的今天,他們更關心其藝術的表達和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這些人不是在做藝術商品,他們并不會幾十年抱著一種圖式符號在重復,以為這就是他們的藝術標志。
他們不會在非此即彼中把藝術狹隘化,更主要他們不會陷入一種形式或技術的局限中,而是始終讓手段為目的服務,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出處處藝術創造的狀態。相反,我們今天看到太多的人,是把藝術局限為畫畫、把好藝術看成畫得細致、畫得逼真、技術好。因此,今天的藝術家無論如何都應該具有綜合的能力和思維,其視野之開闊,全不在技術的比較上,而是在思維觀念的呈現上,不在虛假地迎合什么,而是以自我的態度、自我的觀察、自我的視覺化來呈現藝術。
二、什么樣的現實主義
如果說,今天還要提出一種現實主義,不是那種虛假的粉飾太平或矯情的鄉土風情的現實主義,或徒勞的模仿別人的現實主義,而應該是真實地面對自我的內心鏡像,面對自己獨立審視世界的心理感應。如果有這樣的現實主義,一定是賦予了新的含義、新的世界觀念的現實主義,今天的現實主義不是繪畫主義的現實主義,而是擁抱世界的綜合藝術的全面現實主義,是跨越藝術類別界限的現實主義。在中國,特別要強調是打破繪畫拜物主義的寫實主義,把現實主義只當作眼睛看到的現實。
今天的藝術的難,難就難在如何能夠創造一種非日常視覺中的現實,讓人們真正體驗到一種別樣的藝術的存在和價值,而不是一說到當代藝術,就誤以為是架上繪畫,說到市場,就以為是那幾個所謂的一線畫家。他們曾經予中國藝術以一種新意和身份的特殊,意味著社會變革在他們身上的體現,意味著他們的繪畫與中國的交錯和對質。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商業化的肆虐,中國的當代藝術認知被這幾個符號綁架的太久了,首先就是要打破這種幾個人玩的游戲,權利是普遍存在的,歷史對創造能力的篩選是公證的,如果不在觀念與藝術表現上具有持久的創造力,只能是好了一時,不可能永遠都獲得嚴肅的評價,該沉入泥河的終究會被拋棄。資本的嗅覺也會隨著藝術體制(基金會、美術館、真正意義的收藏)的改進,也將追蹤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當代藝術,這時候的資本力量是一種建設性的制度力量,而不是左手伸進右口袋、倒買倒賣的幾個資金。
三十余年的中國當代藝術走到今天,已經到了新的時代轉型關口,這個關口就是中國的現代化現實已經初步具備,中國的開放社會姿態已經呈現,中國已經融入到世界的生活流動中,如果還以一種倒買倒賣的方式做藝術,肯定夠不上世界范圍內的比較,今天的中國藝術要有強烈的自我特征,要有一種自我感覺的視覺在場,同時它也意味著強烈的創造欲望,這是一種全面的創造、一種自我經驗的創造,或者說是民族文化心理在新的時代的自我顯現。在今天如此繁雜、多變的中國現實中,必然有個人化的心理現實的視覺反映,其哀怨、其喜悅、其孤獨、其奮進、其虛偽、其無奈、其憂郁、其智慧,都要有所顯露。就智慧而言,更是要體現出今天的中國人具有視覺創造力和視覺表達方法的理性能力,對這一點,如果沒有一種探索、好奇的嚴謹態度,僅僅耍幾個符號、抹幾筆模糊效果絕不能做到。
三、反對機會主義的現實主義
當我們換位去看世界范圍內的藝術,我們的期待不是和中國的一樣;同樣,世界看我們,也不是世界普遍性的一樣。也就是說,在全球化的語境中,對本地化感覺和全局駕馭能力的要求更加強烈,這并不涉及新殖民主義或西方的目光,因為中國今天應該具有的是坦蕩的目光,是對自我真正審視的目光,它只立足于自我中,不是立足于任何外來的所謂影響中。比如,中國有若干游弋海外的藝術家,很明顯地可以發現,他們的創造缺少中國的現場性,除了極個別延續其中國的語境元素能獲得世界認同外,很難具有中國當代藝術歷史的價值。我們常說,離開一個環境太久,就缺少了文脈的聯絡和直接的感性認識,也就是缺少了他們的藝術的力量,除非他們創造了在他們生活的環境中的另類藝術,一種特殊的藝術力量征服老套的視覺習慣。中國的當代藝術歷史就是這樣寫成的,逆勢而為肯定不行,不把自己的血肉感覺放進去,就以為是中國的當代藝術,那肯定是一種嚴肅精神的放棄。這一點,隨著中國當代藝術進程的明朗,會愈加清晰起來。
所以,今天討論一種中國當代藝術的現實主義,就要有別于中國近幾十年曾經有過的那種現實主義,那是一種集體的無意識體現,是以消除個人特征為前提條件的;而今天,如果提倡一種有意義的現實主義,就要深刻反省需要什么樣的現實主義,否則,很容易落入寫實主義的限定中,又以為是新的寫實主義,又以為是為那些大頭大臉大眼睛的繪畫在張目。其實,完全不是。
如果我們把現實主義局限于具象地、寫實地反映現實生活,我們永遠都無法打破今天的這種被市場左右的架上繪畫格局。現實主義不能變成一邊倒,一種面貌,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一種健康的當代藝術,藝術的格局不能如此多的豐富起來,就只能跟著市場跑。藝術家可能是一種觀念的孤獨行走者,但其品格絕不是流于時弊、投一般時尚的所好。
四、進入到問題域中的現實主義
今天提出問題域中的現實主義,是對中國當前的那些虛假藝術的反撥。那些真正需要進入到問題域的話題,為什么就不能成為藝術的表達和思考呢?哲學來了、歷史學來了、社會學來了,它們談論著精神分析批判、馬克主義批判、女性主義批判、解構主義批判、性別問題批判、后殖民批判、大眾文化批判等等,那么,當代藝術呢?難道只是悠閑在畫室中畫行畫嗎?做行活兒嗎?一旦行畫起來,如果沒有持續的創造,就意味著這個藝術家生命的結束。北京出現這么多畫室、工作室,不希望它們都變成大芬村,只是出口換匯的一種生產,相反,要成為今天中國文化的新動力、藝術觀念的新基地。
中國的藝術家如此之多,要勝出、有么一丁點的個性、自我的特征,是非常難的;但更難的是不肯改變對藝術的習慣型認識,不肯承認對生活的介入與關注,不肯承認當代藝術對問題的關注,而只想著把藝術往形式里拽,以為形式是當代藝術的根本所在。藝術越是如此豐富,對人們藝術觀念的認識就越大,就越具有難度。過去,我們不曾經歷的多元現狀今天終于出現了,一旦出現,就試出了人們的反應。這些反應終究要落實到理論背景不同的學者手中進行研究,化作歷史的記錄,又與不同的歷史記錄抵抗著、對辨著,演化著書寫的歷史進程。這也是人們渴求被寫進歷史的原因,被歷史記錄,意味著被歷史識別,具有了一種歷史的社會含義,同時又意味著隨時等待著被歷史所推翻,所以被寫入歷史就要有心理準備被歷史重新書寫。既然被寫進了中國的當代藝術歷史中,也就要等待著被新的書寫所拋棄,因為要想不被拋棄,靠的不是市場或江湖,而是真正的藝術環境中的價值,特別是在瞬息萬變的今天,以為守著那些幾十年都不變的東西還可以在藝術歷史中混日子,肯定要出局。即便不在一時所出局,也要被后發的新一代藝術史所出局。因為他們看到了歷史的變化和距離,這才是讓花里胡哨的藝術現形的力量。
問題域中的現實主義就是打破這種迷信,不要從一種迷信出來,又進入到另一種迷信中。做一個當代藝術家就是因為他/她有著自己的感覺和自己的表達,而且是特殊的表達。嚴肅的批評總要找出這些嚴肅的藝術。
問題域中的現實主義也是要真實地對待自我,將擴大了的藝術功能充分施展開來。正如有的藝術家說,當感到繪畫不能傳達自己的內在情緒或思緒時,就可能表現為行為,或綜合裝置;當繪畫來得隔膜時,就徑直以影像來傳達視覺的力量;當平面持續軟弱時,就轉向立體的呈現,進入到現場的身體經驗空間中,這又未嘗不是藝術的表達呢。如果一個大頭像、小頭像畫來畫去,竟然十好幾年,那是貧窮至極。今天要比的就是看藝術觀念的智慧如何展開、藝術的力量如何打動人、藝術思考的深度如何進入到學理的普遍層面。
今天,藝術家需要的是一種全面的現實主義,是關注現實、關注自我、能夠駕馭多種藝術媒介的藝術,這里的關注現實其實包含了關注藝術歷史本身的現實、關注自我心理感應的現實,因為當代藝術的觀念已經確立起了很多的藝術領域,比如裝置藝術、行為藝術、新媒體藝術等等,它們共同構成了今天的藝術現實。這樣的實現主義不是一種風格,也不是一種內容主張或創作方法,而是一種藝術態度,它最后要轉化成不同的藝術表現。當代藝術是探索問題的一種觀念藝術,其觀念必然是深入到現實中的,是藝術歷經時代淘煉迄今的一種人類智力訴求,而不僅僅是感官視覺。否則,要當代藝術干什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