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家傅強沒有到過花園國家新加坡,但他早就與新加坡有著很好的人緣和情緣。記得在十八年前,新加坡畫家首次到中國安徽舉辦畫展,他熱情地協助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接待過他們。十多年來他多次接待來訪的新加坡友人,忙里忙外,幫助他們安排交通、住宿、選購畫冊,陪同他們去皖南徽州寫生。相互切磋、交流畫藝,這種情誼是無私的、坦誠的,一如他的人品和藝品,充溢著中國北方人的憨厚、誠摯和熱情。他結識了很多新加坡的畫家、陶藝家、出版家,他們也一再邀請他赴新加坡舉辦畫展。綿綿情誼和悠悠情思終于使他踏上了心儀已久的新加坡綺麗土地,并在那里舉辦《皖南春色——傅強油畫展》展示他的藝術才華和創作成果。
傅強是一位勤奮、有才華的藝術家,多年在美術出版部門工作,主持編輯出版過很多優秀美術畫冊,得過許多全國大獎,影響很大。前幾年他毅然舍棄出版部門優厚的待遇,調到安徽大學藝術學院任教,為的是能圓他的藝術家之夢。他教誨學生并以自己的藝術實踐,開始了新的生活,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每年他都要在春秋兩季帶領學生去徽州皖南寫生,畫出了一幅幅生動的油畫作品。他熱愛徽州的山水、民居特有的詩韻風情,但他并不滿足于對景如實的描繪,更注重精神的表達,探索繪畫的寫意性,將具象置于主觀的意象之中,尋求中國繪畫傳統中的寫實性與意象的融合。他認為皖南最具有繪畫因素中的詩情畫意和形式構成等造型特點,也符合他個性中敦厚、純樸、沉穩的氣質。他善于在具象描繪時強調形、色、虛實、節奏感,他將鄉土的氣息、傳統的特色和現代西方繪畫的形式結構揉合在畫面整體中,色彩和諧、簡約,有一種返樸歸真的情趣。線的表現在傅強的油畫作品中顯得很突出,例如《通往山后的路》在整體布局中線、形和色彩融合在一起,構成飄逸、恬靜的山居景色,這種表現手法在《綠色的風》、《春水》等作品中都表現得很好。有時他將線的表達滲透在灰色調中,畫面上縱橫交錯的線在不經意中體現出中國傳統繪畫的韻致,如《婺源寫生》、《灰色印象》、《思口寫生》等;《印象徽州》和《徽韻》、《冷月無聲》則運用含蓄、斑駁的色塊表現出南方山水叢林的空濛境界;《渡》、《山魂》及《徽州元素·六》等作品,黑白處理得十分簡約,色塊組合有序,而具現代感,油畫《無題》近乎抽象,但情趣盎然。他的油畫作品拓展了油畫的現代語境尋求并形成了他的藝術個性特征。
傅強的油畫展將展示出中國中年一代油畫家在新的探索過程中的一個鮮明的印跡,必將會引起新加坡友人的關注,我預祝他的畫展獲得成功。
鮑 加
二○○八年春節
(作者系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