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認為,迪拜近兩年來在藝術世界中的出色表現,使得伊朗藝術家的出鏡率大大增加。佳士得、蘇富比和寶龍拍賣行在迪拜紛紛舉行拍賣會,迪拜當代藝術博覽會已成功舉辦兩屆,歐美和中東的藏家借此機會接近和了解了伊朗藝術家的作品,從而帶動了伊朗藝術家市場行情的上漲。
文章舉了西瑞.尼沙特(Shirin Neshat)、帕維茲.塔納沃里(Parviz Tanavoli)、法哈德.莫西瑞(Farhad Moshiri)等幾位伊朗代表性的藝術家。他們遍布于當代藝術的各個領域,并且在2006年-2008年兩年之內在藝術市場上均有十分出色的表現。其中,西瑞.尼沙特(Shirin Neshat)很早就在國際藝術世界中享有聲譽,其作品在2007年10月31號舉行的佳士得迪拜拍賣會上首次突破十萬美元大關。帕維茲.塔納沃里(Parviz Tanavoli)是伊朗最負盛名的雕塑家,現年71歲卻在2007年才進入藝術市場。然而,在1年多的時間里,其作品在拍賣市場上卻大放異彩,并在2008年4月佳士得迪拜拍賣會上獲得250多萬美元的成交價,一舉成為最貴的在世伊朗藝術家。法哈德.莫西瑞(Farhad Moshiri)是最早過百萬美元大關的中東藝術家。作為一個有著在伊朗和西方共同生活經驗的藝術家,其作品游刃于中東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正值中年的他正在成為伊朗藝術的旗幟。這幾名藝術家作為伊朗當代藝術家群體的代表,其藝術市場價格正在進入快速增長期。
伊朗藝術,不僅與西方藝術有著很大差別,相比較于同一地區的中東藝術,因其不同于阿拉伯文化的波斯文化而獨樹一幟。在全球化的趨勢中,發源于歐美的當代藝術在中東地區如何面對本土文化的挑戰與融合,波斯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行進中突破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雙重限制,伊朗藝術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且前途未明。但至少在藝術市場上我們看見,伊朗藝術在前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