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是第四產業,我們將舉全市之力把杭州打造成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8月上旬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將文化創意產業視為第四產業,視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形式、新載體、新動力,視為21世紀的新興朝陽產業而大力推進,浙江省社科聯副主席連曉鳴對杭州市這一做法的評價是在全國“堪稱典范”。
“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高度重視,這正是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前的沖動。”連曉鳴說。“從1997年英國率先提出這一概念,文化創意產業迅速蔓延,一個世界性智慧風暴、頭腦經濟迅速掀起,人們認識到,當代經濟的真正財富是由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等構成的創意,這種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服務、新市場、新就業機會、社會財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王國平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做了這樣的解釋:“文化創意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為主題的知識密集型、智慧密集型戰略產業。這是區別于第一、二、三產業之外的全新產業,這一產業涵蓋了廣告、建筑、藝術和文物交易、手工藝品、工業設計、電影和錄像、音樂、表演藝術、出版、廣播電視等13個行業。”
2007年4100億元的GDP和今年人均GDP將達1萬美元的實力昭示,杭州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市。但杭州又是一個缺乏礦產、港口等資源的資源小市,30年的經濟發展已使這個城市的環境容量幾近飽和。王國平認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正是嚴峻的現實逼迫所致:發展文化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的文化創意產業是最佳選擇,此舉是實現杭州經濟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有效途徑。
據悉,杭州市提出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理由是,杭州有人才、環境、區位、產業、文化5大優勢。目前杭州已建成的西湖創意谷、之江文化創意園、西湖數字娛樂產業園等十大創意園已成為引領、輻射、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平臺;阿里巴巴、網盛科技等企業齊集的“中國電子商務之都”已初現規模;100多家原創動漫企業、2007年動畫片生產總量達1.5萬分鐘的現實昭示,杭州正在成為“動漫之都”。
為了加大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力度,杭州市專門成立了文化創意工作辦公室,今年財政投入文化創意產業達1.52億元。文化創意產業是典型的“大腦經濟”,人才將決定一切。為吸引人才,杭州市專門拿出600套房子給引進人才。今年7月,300套住房已分配給各類人才。
杭州已制定出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預期指標,包括創意產業在城市GDP中所占有的增加值、創意產業就業人數與增長率、創意產業基地與園區的數量等等,并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創意產業的發展政策。
杭州市委副書記、杭州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指導委員會主任葉明說,“經過幾年的發展,杭州已初步形成了體現城市定位和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擁有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區、國家軟件產業基地等一批國字號的文化產業積聚區。2007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493億元,占全市GDP11%,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實力已名列全國前茅。”
“杭州最終要靠文化創意經濟作為自己的支柱。”王國平充滿信心地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