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為期10天的首屆北京民族文化藝術博覽園在地壇公園舉行。民博園將集中展示181項民族藝術精品、8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21家北京老字號等,讓游客領略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張藝謀用一場華麗的開幕式表演讓世界記住了中國古老的樂器——缶。在其它場合,北京也在不遺余力地重新晾曬各種被埋入紙堆的古老文化。
在北京地壇公園舉行的民族文化藝術博覽活動中,除了北京的老字號外,來自中國各地的八十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一并被呈現到人們眼前。
鏜鑼、喚頭、響鐵,這些在上世紀的最后十年與誕生它們的胡同一起消失的老北京的聲音,今天又以特殊的方式被迎接回來。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師傅亮起嗓子,厚鼓一樣的胸膛里傳出失傳多年的吆喝聲。
一位小朋友聽得癡住,家人問他,“好聽嗎?”小童搖搖頭,又說,“沒聽過。”
年輕的美國游客雷諾茲在一旁拿著DV,“我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很有趣。”他說。
在另一邊,一位手藝人正為自己的小巧物件能得到人們的賞識而高興。
他手中是一種既能當枕頭又能當板凳的中國古老發明——“魯班枕”,相傳有兩千六百余年的歷史。
這個小木器由一塊獨板經過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分三層、七條,能支、能合、能枕、能坐,攜帶方便。“我還擔心現在的年輕人不會喜歡這個了,但看起來不是。”手藝人被曝曬發黑的面龐透出了紅光。
在未來幾周內,地壇還將接二連三地舉行各種民族文化展示活動。
北京通過各種文化展示歡欣地迎接奧運。在過去一個月中,經過兩年多修繕的故宮太和殿重新開啟中國古代皇室的神秘大門,圓明園九州景區三百年來首次露出真容,投資兩億元人民幣修繕的恭王府也掀起一角面紗。
在奧運期間,北京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文化亮相,它想展露最美一面的,求諸先人留下的遺產,以及散落在中國各地的文化珍寶,而這成就了這座城市近十年未有的眼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