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采用了紅、黃兩色牡丹禮花彈,沿著龍形水系上的22個燃放陣地速跑,展現跨度長達3.5公里的巨龍奔騰。這些燃放都是用電腦系統控制的,它能夠在幾秒鐘里橫穿3.5公里。整個開幕式最后整合成一個數字控制程序,每個環節比如什么時候表演什么時候點火全部都在一個時間碼中流動,用來指揮、監控。”
“晚會開始之前,特效焰火‘歷史足跡——大腳印’,從永定門經過天安門、什剎海、‘鳥巢’、土城等29個陣地燃放了整整1分鐘,表現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來到中國,來到北京,來到‘鳥巢’,這些有強烈理念性和主題性的焰火燃放是通過特效焰火的開發而實現的,由此帶動晚會的開始和主題的陳述。”
——剛剛過去的奧運會開幕式,對于蔡國強而言,是最富挑戰性的一天。作為開閉幕式核心創意小組的成員、開閉幕式視覺特效藝術總設計師的他,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小組鄭重承諾的“酷到令人感動的視覺盛宴”。蔡國強在8月9日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揭露了煙花燃放的秘密。
蔡國強: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曾留學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綜合藝術研究室,后移居美國紐約。曾獲“日本文化設計獎”和第四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的超國度文化展本尼斯(benesse)獎、第四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金獅獎、美國歐柏特藝術獎。2001年全面負責apec大型景觀焰火表演設計。2005年起負責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設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