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花雖是火柴的商標,但是作為方寸之大的袖珍藝術品,從來都是應運而生。當今,北京2008奧運會成為世界各國聚焦的體育盛會,因此許多火柴廠都競相設計了這個重大題材的火花。
按照筆者近來所收藏的品種,竟多達30余套。這些火花,取材各異,設計精巧,情調時尚,印刷考究,頗具21世紀的時代風采,既有雅俗共悅的欣賞價值,又有品味無窮的收藏意義。
上海火柴廠出品的“福娃”,一套多達34種。設計者為了烘托強烈的主題,大膽將吉祥物擬人化,演變為活潑、機靈的小小健兒,通過天真稚氣的表演,展現了田徑、體操、球類、水上運動等多種賽項的特點特色。為了吸引廣大“奧運迷”的眼球,人物形象都是單線勾勒,單色渲染。比如“足球”單幅(見圖1)不但用兩只夸張的圓眼,顯示了福娃的“精神”,而且以圣火裝飾頭部,表現了福娃的“火熱”。綜觀全套,手法不同,卻各有千秋,栩栩如生。
與此同時,上海出品的“2008北京奧運體育圖標”,又是別一種圖式別一種格調。這套火花亦多達38枚,中心圖案是以不同色彩的方形戳印,勾篆不同姿態的賽事。每一幅都張揚“北京歡迎你”的中英文字樣,以及天壇為代表的首都標志(見圖2)。這套火花從底色到布局,都十分雅致、端莊,而又醒目、飄逸。
“中國走向奧運”,則是湖北大地火柴廠印制的“奧運”賀禮。全套36枚,選繪了典型賽項中我國的金牌得主,還有幾枚“特寫”,尤為珍貴。比如1932年我國第一次參加“奧運”的選手劉長春(見圖3)、1979年10月25日恢復中國在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的日本名古屋會場、2001年我國申奧成功的歡慶場景等等,這套火花大方、亮麗,圖片高度清晰,知識性頗強。
為了配合2008北京奧運會,各地還相繼發行了好些“奧運”知識火花,以簡要、明快、高度集中的藝術手法,恰如百科全書般,展示了鮮為人知的人文資料。
比如洞口火柴廠的“奧運盛況”,以一套56種版式,介紹了從1896年希臘雅典的第一屆“奧運”,直至2008北京“奧運”的開幕式鳥巢會場,以及取圣火,傳遞火炬、交接會旗等知識性畫面(見圖4)。
再如“奧委會會徽”,一套多達184種,據說已被國際奧委會列為吉祥物中的“火花之最”。
此外,還有“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奧林匹克會徽”、“歷屆國際奧委會主席”、“奧運體操集錦”、“奧運女將”等等,實在舉不勝舉。
總之,這些品種繁多的火花,已列為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中一大景觀。正如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所說:“盡管當今打火機替代了傳統的火柴,但是迎合奧運的火花,卻是屆屆相傳,代代閃爍。”更何況,薩翁本人,以及現任主席羅格,他們原本就有收藏火花的愛好,都是十足的“火花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