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山谷流泉”摩崖題刻是完全“依附”在崖壁巖體上雕刻而成的。由于直接暴露在自然環境中,經過千百年日曬雨淋,題刻崖壁巖體已支離破碎,壁面存在大量空腔、凹槽,危巖體密布,保護題刻已刻不容緩。
為此,國家文物局專門下撥了60萬元保護經費,用于“山谷流泉”摩崖題刻的搶救修繕工程。目前,施工人員已正式入場,著手搶救修繕。工程完工后,文物部門還將專門劃定題刻的保護范圍和控制地帶,避免可能發生的人為磨損。
位于天柱山“山谷流泉”景區的這一石刻群是迄今為止安徽境內發現的時間跨度最長、書法類型最多的石刻群,總數300余方,最長時間跨度有1200余年,被譽為“石刻藝術博物館”。其上鐫刻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諸多達官文豪的詩文真跡,如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戰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學科,極具觀賞、研究價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