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繪畫在德國富有傳統,也吸引了不少中國當代藝術家踏上求學之路。同時,中國傳統藝術中的表現技法,在德國藝術家看來又成為代表東方神秘主義的另一種抽象體系。因此,“中國風”的展覽更像是中德藝術界在抽象繪畫領域的一次激情碰撞,以及關于抽象藝術概念的探討和延伸。據介紹,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都在中國長期堅持抽象繪畫實驗,他們中的部分代表曾有過長期在德國、法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生活和學習的經歷,以基佛、里希特為代表的德國繪畫對他們有重要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藝術家不是對西方抽象繪畫的簡單模仿,他們期望呈現給德國觀眾的是:抽象藝術的中國文本,中國境界與中國力量。該展覽的策展方表示,這次赴德展出的抽象繪畫作品對現在大多數的中國觀眾而言,仍然顯得陌生和新奇,也和中國當代藝術界通常呈現在西方的繪畫樣式有所區別。但是,“這些富有中國藝術家獨特想象力的抽象繪畫,或許將為德國的觀眾打開一個觀察中國社會變遷的獨特窗口,透過這個窗口呈現出來的繽紛多彩的畫面,讓人能看到中國的變化究竟有多大。”
據悉,展覽中最貴的一幅作品——邱世華先生的《無名》,由于畫面猛地看上去就像白布一塊,在香港展出時曾被評論認為“皇帝的新裝”,但是在德國卻引起觀眾們的強烈興趣。講到自己的創作初衷,邱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并不認同當代繪畫定義的所謂“抽象”的概念,繪畫并沒有東方西方、過去現在和所謂抽象不抽象的問題,早在多年前在人們認知領域形成的某些對東西方繪畫的界定,到今天應該被消解和忘懷。他指出,中國藝術家在許多年前曾經試圖把西方繪畫中的一些構圖、色彩的元素與中國繪畫結合起來,同時也有不少西方藝術家借鑒了東方哲學思想,將繪畫推向某種極端,這些只是在技法層面上所作出的嘗試。“作為藝術家,面對畫布時是自己對心靈的修煉。如果從這個角度上看,所謂抽象繪畫畫家的隨意之作、肆無忌憚、自由自在都是不難理解的事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