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開始在墻美術館展出的四位畫家的作品,集中體現了中國抽象藝術新的價值走向。這些畫家可能仍處于摸索過程中,但其近期作品所呈現出的平靜、超越、細膩、精致無疑為沉悶的中國抽象繪畫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她們或沉靜、或激進、或頹廢、或達觀,但都讓人感受到她們作為藝術家的自主思考,而不是盲目隨從。在圖像充斥的時下,她們極度抽象的畫面會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并且無論從美術史上還是直覺上,都難以給出合適的闡釋理由。所以我們還是堅持的讓抽象作品“自我發言”,不在作品和觀眾之間建立闡釋的“屏障”。這既是對觀眾欣賞能力的挑戰,也是時下對抽象藝術創作的一種批評姿態。
拒絕闡釋,作品發言 “形無形”第2回展
拒絕闡釋,作品發言 “形無形”第2回展
拒絕闡釋,作品發言 “形無形”第2回展
“抽象繪畫”是關于中國現代性的一種更真實的陳述。抽象繪畫與現實的連接,必須以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抽象作品必須具有自我發言和吸引觀眾的能力,否則中國抽象藝術將陷入顧影自憐的“泥潭”。再多的研討會和批評文章只能使這個“泥潭”越來越大,越來越深,而對抽象藝術的發展無所裨益。于是,推出相對有價值的抽象藝術作品就變成了一件極為重要和頗為迫切的事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