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經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初步鑒定,其中數塊化石頗具研究價值,如果得到確認,將是南京古猿人考古又一重大發現。
14年前撿到不少古代動物化石
這位市民姓季,家住城東,開有珠寶店。他說,這些化石是他1994年在湯山猿人洞口發現的,當時正是湯山猿人洞開發之時。因為他喜愛收藏石頭,在亂石堆里,找到不少動物的牙齒、糞便、魚骨化石以及一枚貝殼化石。
憑著他自己對古生物知識的了解,他估計這些化石屬于鹿、熊、獵狗、魚等好多種動物,特別有幾顆很像人的牙齒,他懷疑就是“南京猿人”的。但他找了不少人鑒別,都沒能給出答案。
“牙齒”說明猿人洞曾有靈長類動物
昨天下午,記者接到電話后,便約季先生找到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許漢奎。許漢奎對季先生帶來的化石進行了一一鑒別。他說,季先生所帶來的動物牙齒化石,有的屬于葛氏斑鹿,有的屬于豺、野豬、熊和犀牛,這些牙齒化石在南京猿人洞都有發現。
但當許漢奎看到季先生出示的另3枚牙齒化石和兩枚長長尖尖的黑色牙齒化石時,驚奇地說,這3枚牙齒化石肯定不是人類的,很可能是100萬年前狒狒或是獼猴等靈長類動物的牙齒。當初他參與了南京猿人洞的發掘工作,并沒有發現有狒狒等靈長類動物的牙齒,另外兩枚長牙他也沒見過,有待進一步考察論證。
許漢奎說,南京猿人洞現考證出動物有17個品種,這些牙齒化石的出現,說明洞里還有別的動物出現過,這也是南京猿人洞的一個新發現。
“貝殼”可能使猿人洞成為人類遺址
季先生珍藏的化石中,有一枚一元錢硬幣大小,一端磨得十分鋒利的白色化石,外表與貝殼十分相似,上面還有紋路。他說,他翻閱了很多資料,認為這是一枚貝殼,據他分析可能是古代猿人當作工具或利器使用。
許漢奎用放大鏡仔細察看后說,貝殼質地不夠堅硬,猿人一般不會拿它作利器,而是將貝殼當作裝飾品。南京猿人洞距今已有65萬年,但此洞一直沒有鑒定出是南京猿人居住的場所,因為在洞里發現了獵狗等兇猛動物化石,從常理上考慮,猿人不太可能和兇猛動物共處同一洞穴,同時洞里也沒有發現猿人生活、用火等痕跡。
但這枚很像貝殼的化石從何而來?如果能被確認是貝殼的話,那就有可能證明南京猿人在此洞里生活過,猿人洞就可能升級為人類遺址。“當時在發掘南京猿人洞時只向地下挖掘了2米,而此處地層有13米厚,如果定為人類遺址,地下應該還有別的有價值的東西。”許漢奎說。
許漢奎讓季先生留下了“貝殼”、3枚靈長類動物牙齒化石,以及另兩枚尚不能確定的動物牙齒。他說,他要和有關專家進一步研究,如果還不能確定,就將送到北京鑒定,這很有可能是一次重大發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