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皮影名團雨田社的到來,標志著中華皮影各派“高手”在此集結完畢。他們將在奧運前正式開業,迎接各方來賓,完整地展示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
中華皮影三大流派在此
目前,這里匯集了中華皮影的3個主要流派。“一口訴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這是我們陜西皮影的特色,我們只需要一個表演人員一般就能演一幕完整的劇目……”楊新錄是一位從影數十年的老藝術家。
河北皮影則顯得大氣,他們集體協作,對唱腔等要求更加嚴格,覺得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種元素的配合展現故事情節的完整性。
北京廳的路海師傅是北京皮影路家班的第6代傳人。他銳意改革,“要把傳統的東西轉化為現代人能夠接受的形式,用傳統的形式反映現代生活,為生活帶來笑聲這是最重要的!”此外,路師傅還訓練了一支頗具特色的“袖珍人皮影團”,為觀眾表演改編的一些著名寓言故事。
古老藝術正在走向商業化
“隨著奧運的到來,人們對傳統文化也變得越來越重視,皮影已經走出了沒有市場的嚴冬,它將步入一個新的春天!”“老北京”路海一臉興奮。
隨著一系列皮影俱樂部的建立,皮影這門古老的藝術正在慢慢地走向商業化,得到推廣無疑是正面效果之一。
在這1000平方米的場地里,皮影表演藝術搖身一變成為一條完整的生產線,“在這里,你可以觀看皮影演出,可以參觀展廳了解皮影藝術,可以學習制作皮影的手藝,也可以購買相關的皮影藝術品……”一位工作人員說。
整個展廳古香古色,全面向游客展示了皮影藝術的各種元素。雖然還未正式開放,但來往的游客眾多,許多外國游客觀看后還向演員們豎起了大拇指。
登上北大百年講堂
奧運期間,北京將向各國游客開放24處文化廣場,集中向各國人民展示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皮影藝術也終于有了一席之地。
據悉,這些民間藝術家將于8月9日在地壇奧運文化廣場向各國游客表演。
實際上,他們早就將皮影舞臺搬出了室內,推向社區,推上電視臺,2008年4月24日,古老的皮影藝術登上了北大的百年講堂。“我們最近新編了《森林運動會》這個劇目,將皮影和我們的奧運盛事結合在一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皮影戲 路家班
皮影戲發源于西漢,已有上千年歷史,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藝人們在幕布后邊操縱人物,邊用當地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和弦樂。
路家從清朝開始就在北京開皮影戲班,在唱腔上汲取了京劇之長自成特色。因后代均置身于皮影藝術界,人稱“路家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