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銳:北京電信業(yè)者兼餐廳老板,于2002年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2004年9月,張銳與前搖滾樂演出策劃人、畫家黃燎原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了北京現(xiàn)在畫廊。1980年代是中國藝術家為了理想掙扎求存的時期,黃燎原常常和他們飲酒論藝,也因此獲得了部分藝術家贈送的作品。張銳與黃燎原的合作令他得以買到張曉剛和方力鈞等知名藝術家的早期畫作。目前,張銳的藏品總數(shù)近700件,其中的一部分將在北京的藝術餐廳“有璟閣”中展出。張銳的下一個計劃是修建一座“藝術工廠”。提供一站式的藝術展覽策劃、餐飲訂制、住宿以及藝術夠藏服務。
張銳出生于1962年,正遇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所以,張銳非常幽默地說,他敏感且先天不足。基于此,他通過講述生活中幾件瑣碎的事情,讓大家來感悟其收藏之路。
當代藝術的魅力在于突破和顛覆
1976年,張銳剛上初中,那一年改革開放在中國剛剛開始。那個時候,學校對于學生的著裝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然后對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被港臺電影、印度電影嚴重影響的一代來說,喇叭褲成為一種時尚在他們的生活中狂熱的流行著。然而,每天上學,學校里就會有執(zhí)勤的老師拿尺子去量學生的褲腿,如果褲腿直徑在7.5寸以內就符合校規(guī);如果超過7.5寸,則被判為違規(guī)并被冠上帶有資本主義思想的問題的罪名。
這段記憶,對于張銳來說感受非常大。他說:“無論是在怎樣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都會有一種尺度或標準去衡量你所做的事情,如同我們今天一直都在探討‘當代藝術的價值在哪里?’一樣。”于是美國宇航員登月之后的一句名言“這是宇航員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讓張銳想到,無論是褲腿的長度還是一個人的作為,都可能帶來一場革命,一場人類思想解放的大革命。
所以他認為,當代藝術最大的魅力就是它所具有的一種突破、一種顛覆和一種創(chuàng)造力。他說:“當代藝術真正的文化價值就是對傳統(tǒng)文化中某種禁錮的反抗,正是這一點使得我堅定了對當代藝術的這份執(zhí)著和熱愛。”
價值觀在一次法國之行后改變
對于上個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都是從貧窮中走來的,所以他說:“那個時候,中國沒有富人。因而,窮則思變,當時考慮很多問題沒有幾個人會純粹的從精神世界出發(fā)的,很多都是在考慮對物質的追求。”
2000年,張銳開始代理一個法國高級時裝品牌。那時,他每年都要去法國參加兩次高級時裝發(fā)布會。2002年,該品牌持有人隆重邀請張銳等人到其家中參加一個家宴。這是法國最為高尚的住宅社區(qū)16區(qū),從主人家廚房的窗戶看出去,就是法國著名建筑艾菲爾鐵塔。在這樣一個高檔社區(qū)再加上擁有如此景致的豪宅,其價值可想而知。然而,回到客廳之后,主人的一句:“我的家雖然值錢,但卻不如你身后墻上掛的一幅畫值錢。”讓張銳當時震驚不已:自己也進過美術館,也聽過所謂的天價成交紀錄,但卻從來沒有想過與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有什么關系。
然而,就那么一次置身于一個具體家庭里,并直接而強烈地感受到一件藝術品和一種價值產生了聯(lián)系的時候,多年樹立的價值觀就此被它摧毀。由此,從法國回來之后的張銳開始對藝術的價值有了重新的認識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有意識地去一些畫廊,由于那時候經營當代藝術的畫廊都還不專業(yè)化,基本都是一些商業(yè)性的、為旅游者服務的畫廊,于是他當時購買的都是國外的和一些寫實主義的繪畫作品。真正開始接觸中國的當代藝術則要從他與他的中學校友相遇之后開始說起。
與中學校友黃燎原相遇
這位神秘的中學校友不是別人,正是現(xiàn)在張銳的合作伙伴黃燎原。黃燎原一直在從事?lián)u滾樂隊經紀人的角色,還建立有自己的樂隊——唐朝樂隊,因此與中國的當代藝術家有著十幾年的私交。畢竟,現(xiàn)在大部分成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在當時都是中國搖滾樂的歌迷。
與黃燎原相遇后的張銳從黃燎原那里了解到了大量關于當代藝術的信息和概念,并通過黃燎原的引見認識了眾多一線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也是從那時候,即2002年底-2003年非典時期,張銳開始在大量藝術家的工作室購買藝術品,而且價格非常便宜,最貴的也不過1萬美金,與今天這些天價的差距何止百倍!張銳說:“這要感謝那些海外收藏家的文化背景和前瞻性,因為是他們讓他充分意識到了當代藝術在一個國家歷史長河中的重要性。”
從那時起,張銳動了要創(chuàng)建一個專門經營中國當代藝術畫廊的想法。然而,黃燎原告訴張銳,早前就有人希望和他一起創(chuàng)辦這樣一個畫廊,但藝術家方力鈞則認為時機不到,會成為為后人鋪路的犧牲品。當張銳向黃燎原提出這一想法的時候卻是非典之后,于是黃燎原再次與方力鈞探討,軍師方力鈞的態(tài)度轉變了:“以我判斷,時間到了,可以出手了。”于是,黃燎原與張銳合作的北京現(xiàn)在畫廊就這樣創(chuàng)建了起來。
數(shù)字讓張銳看到了經營藝術的前途無量,他說:“我進行當代藝術品收藏的線索很簡單,一是堅持認為它是有價值的,就像人類總是在不斷突破中去樹立和建立自己的文化價值一樣;另外,從一開始我就意識到藝術品是有價格的,所以這項事業(yè)是有前途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