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殘疾人 走進奧運會 中國當代畫家作品展”自2008年5月1日啟動以來,得到社會廣泛關注與支持。廣大繪畫藝術家積極踴躍投稿。
到目前為止,共收到應選作品近400件,其中包括著名畫家張仃、張道型、程大利、周永家、催開璽、袁武、孔紫、苗再新、王煒、蔣志鑫、張文斌、張志民、李保民等,其中眾多軍旅畫家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廣大殘疾人藝術家懷著對殘疾人文化藝術事業的高度責任感,表現了對奧運、殘奧精神相一致的拼搏、奮進、自勵、自強的精神。殘疾人美術家李華歷時4個月創作了以奧運為題材的丈二匹巨畫《金鷹展雄風>.周銘以歷屆奧運場館的題材創作了謳歌奧運精神的作品。一些高度殘疾作者用口、足作畫,獻出自己的心血力作。著名殘疾人油畫家王序德獻出了3幅以北京地方名勝為題材的風景精品。黃國良、郭繼書、蔡珍年等殘疾人藝術家不僅自己精心準備創作,還積極協助組織工作。
本次展覽以“迎殘奧、獻愛心、頌和諧”為主題,以營造人為奧運,人文殘奧的和諧氛圍,貫徹中央專門對發展殘疾人事業部署的會議精神,激勵殘疾人積極、勇敢、堅強、樂觀的生活信念,推動文化事業殘健共融、互動發展,展示藝術家熱心公益的愛心行為為主旨,作品集將作為殘奧會禮贈并向國內外相關機構、學術部門推介。
期間,由于發生汶川地震,廣大美術家包括殘疾人畫家集中投入賑災活動近一個月時間,使征集工作受到一些影響,至此,經組委會研究決定,截稿工作延期到2008年8月10日止。望踴躍投稿。
附:“牽手殘疾人 走進殘奧會”中國當代畫家作品展征稿通知
展覽主題
迎殘奧、獻愛心、頌和諧
展覽宗旨
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營造人文奧運、人文殘奧的和諧氛圍,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對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做出重要部署的精神,激勵殘疾人積極、勇敢、堅強、樂觀的生活信念,推動文化事業殘健共融、互動發展,展示藝術家熱心公益的愛心行為,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宣傳文化部、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中國殘疾人美術家聯誼會將在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期間舉辦“牽手殘疾人 走進殘奧會 中國當代畫家作品展”。
一、批準單位: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二、支持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創作院、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
三、主辦單位: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宣傳文化部
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
中國殘疾人美術家聯誼會
協辦單位:雅昌藝術網 北京佩文齋畫院
四、藝術顧問:(按年齡排序) 張仃、錢紹武、周韶華、聞立鵬、喻繼高、靳尚誼、周永家、張道興、李寶林、李延聲、李榮海、孔維克、關玉良、李翔、沉浮。
五、評委會:邀請美術界權威人士組成。
六、組委會
主 任:湯小泉(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中國殘聯理事長)
執行主任:呂世明(中國殘奧委副主席、中國殘聯常務副理事長)
副 主 任:程大利(中國美協理事、中國殘疾人美術家聯誼會名譽會長)
王 濤(中國殘聯宣傳文化部副部長)
宋體金(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副秘書長)
劉宗漢(中國殘疾人美術家聯誼會會長)
高曉笛(中國殘疾人美術家聯誼會副會長)
秘 書 長:劉宗漢(兼)
副秘書長:日月石、張婷
七:征稿事宜:
1、征稿畫種:國畫、油畫。征集范圍:全國(含港、澳、臺地區)。
2、征稿要求:評出入選作品300件(含特邀作品若干)。不收取任何費用。作品要求主題健康向上,題材不限,以四尺、六尺整張為宜,油畫尺寸不限。重美學品位和藝術質量。來稿附作者藝術簡介一份(150字以內),近照一張,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明題目(與畫面相符)、作者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地址、郵編、電話;殘疾人作者另附殘疾證復印件。國畫作品勿須裝裱,油畫自行裝裱。
3、征稿時間:即日起至2008年7月31日,以當地郵戳為準。
4、展覽地點:北京 時間:2008年8月。屆時組委會將邀請部分入展作者出席開幕式。
八、出版:入選作品編入大型精美畫集,作為殘奧會禮品贈送出席殘奧會的各國官員和代表團、海內外有關機構及入編作者。
九、證書:向入選作者頒發入選證書、愛心助殘藝術家榮譽證書;殘疾人入選作者可作為加入中國殘疾人美術家聯誼會的條件之一。所有愛心作者名單將在報刊公布。
十、主辦權:因是公益性展覽,入選作品一律不退,用于發展殘疾人公益和文化事業,組委會有展覽、攝影、出版及宣傳權。落選作品一律退還作者。
十一、收件要求:
1、來稿一律妥善包裝,用掛號或特快專遞郵寄。信封注明“走進殘奧”。
2、收件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100042信箱01分箱。
收件人:畫展組委會 辦公室. 郵編100042
十二、凡投稿者應視為確認并遵守本通知之各項規定。
“牽手殘疾人 走進奧運會”中國當代畫家作品展
“牽手殘疾人 走進奧運會”中國當代畫家作品展
“牽手殘疾人 走進奧運會”中國當代畫家作品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