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周天黎《我與西湖荷花的情緣》有感
我不知道我是在怎樣的情感中讀完了周天黎先生的《我與西湖荷花的情緣》一文的,我只記得當我合上最后一頁時,我把這單印本“哌”地甩在桌上,那封面上沖污泥而高出人世的菡萏飄搖了一下,定了;那棲息在荷葉上向著菡萏凝眸神思的翠鳥翹了幾下尾巴,靜了。可我妻子倒著實嚇了一跳,急急地問:“怎么了,你?”
“看完了!”
“看完了,也用得著這么激動!?”
“你——不知道,不了解。”一轉念,我覺得這樣說有損妻子的自尊心,便補充說,“周天黎先生,寫的多好的書,多好的人哪。”
“周天黎?周天黎你不是已經贊美了,是一副對聯!”
不錯,我已經寫過20字,贊美了周天黎先生《論藝術的真諦》是“真話真情閃爍驚世天道;平實平易演繹藝術大義”。可那是我讀了她的“論藝術”;今天,我是讀了她的《與西湖荷花的情緣》,寫她為人處世的,豈是可以同日而語的?
我并不想隱諱,在我的思想深處,真有點大男子主義的。可在周天黎先生和她的《我與西湖荷花的情緣》面前,我完全沒有了大男子主義的意識。
了不起,周天黎先生,真正是卓然不群,人中英杰。
“看完了!”
“看完了,也用得著這么激動!?”
“你——不知道,不了解。”一轉念,我覺得這樣說有損妻子的自尊心,便補充說,“周天黎先生,寫的多好的書,多好的人哪。”
“周天黎?周天黎你不是已經贊美了,是一副對聯!”
不錯,我已經寫過20字,贊美了周天黎先生《論藝術的真諦》是“真話真情閃爍驚世天道;平實平易演繹藝術大義”。可那是我讀了她的“論藝術”;今天,我是讀了她的《與西湖荷花的情緣》,寫她為人處世的,豈是可以同日而語的?
我并不想隱諱,在我的思想深處,真有點大男子主義的。可在周天黎先生和她的《我與西湖荷花的情緣》面前,我完全沒有了大男子主義的意識。
了不起,周天黎先生,真正是卓然不群,人中英杰。
(一) 三生宿慧全真性 一路清陰到上頭
我一直在想,人,特別是女人,能成就偉大,靠什么?是她的絕代嬌美和才智?是她的不朽實績和成就?是她的煊赫地位和背景?我說不來。
讀了周天黎先生的文字和畫作,我在一步一步的接近中有所領悟。
周天黎先生愛荷花,“很小時候”就從愛國詩人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中認識荷花而成長,成長。
周天黎先生愛荷花,在腦海里深深地印著荷花是玉姬的化身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而走向生活,走向“變化與死亡”的世界。
她說,玉姬本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見人間自由而動了凡心,愛西湖秀麗而留戀忘返。結果被霸氣專制的王母娘娘打入西湖湖底而陷身污泥之中。玉姬僅僅為了追求自由,僅僅試圖接觸美好,就遭遇了無限的痛苦和無望的人生。
玉姬,惘惘不甘!
她被詛咒在污泥里,她在難耐里匍匐。然而,她在忍辱里涅槃了——她汲取了大地萬物的精氣,“倔強地挺起了身,抬起了頭,向無盡的蒼穹驕傲地仰示自己絕色的臉龐。”
這就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
這就是“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玉姬!
讀了周天黎先生的文字和畫作,我在一步一步的接近中有所領悟。
周天黎先生愛荷花,“很小時候”就從愛國詩人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中認識荷花而成長,成長。
周天黎先生愛荷花,在腦海里深深地印著荷花是玉姬的化身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而走向生活,走向“變化與死亡”的世界。
她說,玉姬本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見人間自由而動了凡心,愛西湖秀麗而留戀忘返。結果被霸氣專制的王母娘娘打入西湖湖底而陷身污泥之中。玉姬僅僅為了追求自由,僅僅試圖接觸美好,就遭遇了無限的痛苦和無望的人生。
玉姬,惘惘不甘!
她被詛咒在污泥里,她在難耐里匍匐。然而,她在忍辱里涅槃了——她汲取了大地萬物的精氣,“倔強地挺起了身,抬起了頭,向無盡的蒼穹驕傲地仰示自己絕色的臉龐。”
這就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
這就是“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玉姬!
讀著,想著;想著,比著:荷花是玉姬,玉姬不就是周天黎先生嗎?
耐得這樣的人生歷練,有著這樣的艱難竭蹶,我們自然可以想象原浙江畫院院長陸儼少先生所書“三生宿慧全真性一路清陰到上頭”一聯的深刻用意了!
周天黎先生,曾經王母懷天怨,忍看玉姬遭網罟?
在“太多可怕的專權追求”、“太多萎蔫的犬儒奴性”、“太多陰暗的精神糟粕”、“太多卑鄙齷齪的兇殺手段”以及“太多有良知的儒生們的斑斑血淚”等令人“絕望的氣氛中”,周天黎先生,“秉燭待旦地雕刻生命的意義”,向著 “書雄九域”、“論振神州”、“斷鰲立極” 挺進,最后卓然獨立。于是有人說她“此心已與荷花同”,乃自然之理也!
這樣的荷花,這樣的人生,應該說蘊涵著偉大,成就了偉大!
耐得這樣的人生歷練,有著這樣的艱難竭蹶,我們自然可以想象原浙江畫院院長陸儼少先生所書“三生宿慧全真性一路清陰到上頭”一聯的深刻用意了!
周天黎先生,曾經王母懷天怨,忍看玉姬遭網罟?
在“太多可怕的專權追求”、“太多萎蔫的犬儒奴性”、“太多陰暗的精神糟粕”、“太多卑鄙齷齪的兇殺手段”以及“太多有良知的儒生們的斑斑血淚”等令人“絕望的氣氛中”,周天黎先生,“秉燭待旦地雕刻生命的意義”,向著 “書雄九域”、“論振神州”、“斷鰲立極” 挺進,最后卓然獨立。于是有人說她“此心已與荷花同”,乃自然之理也!
這樣的荷花,這樣的人生,應該說蘊涵著偉大,成就了偉大!
(二) 丹青傲骨煉繪事 崎嶇藝路苦求真
認識荷花不容易,表現荷花就更難。
懷著“歲月無聲任去留,筆墨有情寫人生”的周天黎先生愛荷花、寫荷花,留荷花于不朽。她曾經這樣說:“縱然有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由此可見,作為國畫家的周天黎先生確實“特別愛畫荷花”!
周天黎先生曾經生活在杭州西湖,來回在荷花叢中,跟荷花為伴,同荷花呼吸,與荷花共語;就在與荷花的朝夕相處中,周天黎先生進入了真正認識荷花的境地。
她曾經這樣活靈活現地描寫荷花的形象,讓人們癡迷:
“那亭亭玉立的綠莖,那田田的荷葉,那臨風綻開、搖曳生姿的紅荷,宛如情竇初開少女婀娜多姿的體態以及初會情人娉婷欲語時兩頰羞澀的緋紅。……她們是那么的心澄神清,玉顏光潤,亮澤動人,明朗燦爛,純凈、純粹、純潔,透明無瑕的天性會讓忙碌的人群感覺到一份塵世濁噪中的安靜和慰藉。”
她曾經對心中的荷花賦以無比美好,使我們陶醉:
“站在柳絲桃影中,從濃蔭蔽日處望去,看到靜謐的水面上蓮蓬茁壯,荇菰穿行,迎風挹露。紅、白、紛、紫間變化著的菡萏煥發著七彩迷幻,曼妙柔韌、細膩纏綿、顧盼生輝、風情萬種。跟寬闊的綠色荷葉相互旖旎、相濡以沫,還時不時與湖畔舒卷飄忽的楊柳遙向對歌。”
她還曾經這樣入木三分地刻畫荷花的精神,教大家肅然:
“她(荷花——引者)落穆淡泊,風骨超逸,任憑渾噩麻木的世俗心態對永恒和正義的嘲笑與妒嫉,任憑那些從陳腐暗角里射出的企圖柑口禁語的陰冷敵意,她都從容的面對,默默的堅強,甚至有著令人敬佩的強悍,廓落恢宏,以及一派風輕云淡的瀟灑,聲響隆隆的譽、毀、褒、貶在她的眼中只不過是小眉小眼小是小非而一笑了之。”
對荷花形象的認知,對荷花精神的刻畫,使周天黎先生完成了獨步荷花的精神升華。
于是,周天黎先生進入了如醉似癡地創作荷花的境地。艱苦哪,創作!她自己也這樣說:“每畫完一幅作品,我整個人大汗滂沱,竟像虛脫似的軟弱。”
懷著“歲月無聲任去留,筆墨有情寫人生”的周天黎先生愛荷花、寫荷花,留荷花于不朽。她曾經這樣說:“縱然有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由此可見,作為國畫家的周天黎先生確實“特別愛畫荷花”!
周天黎先生曾經生活在杭州西湖,來回在荷花叢中,跟荷花為伴,同荷花呼吸,與荷花共語;就在與荷花的朝夕相處中,周天黎先生進入了真正認識荷花的境地。
她曾經這樣活靈活現地描寫荷花的形象,讓人們癡迷:
“那亭亭玉立的綠莖,那田田的荷葉,那臨風綻開、搖曳生姿的紅荷,宛如情竇初開少女婀娜多姿的體態以及初會情人娉婷欲語時兩頰羞澀的緋紅。……她們是那么的心澄神清,玉顏光潤,亮澤動人,明朗燦爛,純凈、純粹、純潔,透明無瑕的天性會讓忙碌的人群感覺到一份塵世濁噪中的安靜和慰藉。”
她曾經對心中的荷花賦以無比美好,使我們陶醉:
“站在柳絲桃影中,從濃蔭蔽日處望去,看到靜謐的水面上蓮蓬茁壯,荇菰穿行,迎風挹露。紅、白、紛、紫間變化著的菡萏煥發著七彩迷幻,曼妙柔韌、細膩纏綿、顧盼生輝、風情萬種。跟寬闊的綠色荷葉相互旖旎、相濡以沫,還時不時與湖畔舒卷飄忽的楊柳遙向對歌。”
她還曾經這樣入木三分地刻畫荷花的精神,教大家肅然:
“她(荷花——引者)落穆淡泊,風骨超逸,任憑渾噩麻木的世俗心態對永恒和正義的嘲笑與妒嫉,任憑那些從陳腐暗角里射出的企圖柑口禁語的陰冷敵意,她都從容的面對,默默的堅強,甚至有著令人敬佩的強悍,廓落恢宏,以及一派風輕云淡的瀟灑,聲響隆隆的譽、毀、褒、貶在她的眼中只不過是小眉小眼小是小非而一笑了之。”
對荷花形象的認知,對荷花精神的刻畫,使周天黎先生完成了獨步荷花的精神升華。
于是,周天黎先生進入了如醉似癡地創作荷花的境地。艱苦哪,創作!她自己也這樣說:“每畫完一幅作品,我整個人大汗滂沱,竟像虛脫似的軟弱。”
可這是一番“寒徹骨”的艱苦考驗,這是一種“丹青傲骨煉繪事,崎嶇藝路苦求真”的艱難歷練,難道不應該說充滿著偉大?
(三)汗慚神州赤子血 枉言正道是滄桑
(三)汗慚神州赤子血 枉言正道是滄桑
從來的偉大,都是把國家、把民族、把黎民放在心上。而偉大的藝術家尤其如此!
所以,偉大的人們總是悲天憫人的,關切著人民、關懷著民族,與國家的命運生死相依、禍福與共!
吟唱著“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的戰國時屈原,是這樣;
痛斥了“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的唐代杜牧,是這樣;
高喊著“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宋人文天祥,是這樣:
公開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清代禁煙英雄林則徐,也是這樣;
告示著“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民國開國元勛秋瑾,更是這樣;
……
這樣偉大的愛國者,應該還有許多,許多,真的不勝枚舉!
可我們已經可以知道愛國者的情懷、愛國者的心胸!
周天黎先生不僅具有愛國者的熱切情懷,而且還擁有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她闡述主張時多么誠懇,她實行規勸時多么熱切,她展開批評時多么中肯,她似乎是托著自己的一顆心面對著社會、面對著人們呵,你看:
“我想,只要抱著悲憫和利他精神,向往成為生活與心靈之間的信使,只要能做社會良知的守夜人,只要和平理性、相互閱讀、各行其道、內心向善、充滿憐憫、有著愛的終極關懷,一個多民族的10多億人口的大國,為什么只能有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個聲音呢?何必要用思想者的生命為代價來血腥相煎呢?”
讀著這樣的文字,誰能沒有戚戚乎心而震動呢?在這字里行間,燃燒著的是一個愛國者的熾熱之情啊!
抨擊專制主義者,她又是義正詞嚴的,不遺余力的。周天黎先生實在難忘“上海灘頭風夜寒,江流悲卷萬重瀾”!
她曾經這樣揭露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會忘、不能忘、不敢忘的事實:
“專權劍鋒所指,憲法如屣,長城內外,舉國上下,群魔亂舞,紅浪滔滔,到處是打著最革命的口號,用最漂亮的語言,干最壞的事,死神每天買力地捕捉著新的犧牲者。嗟夫!神山風雨,運數誰逃得?國家主席、元帥將軍、文士學者,藝壇碩彥、年輕俊杰、亡命冤鬼,種種被埋葬的精華,夜半幽靈哭,白骨森森啊!”
讀著這樣的文字,我們又怎能不凄然心動、愴然淚下!
她曾經這樣義正詞嚴地批評指斥“霸氣十足,嘲笑‘惜秦王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敢于‘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革命家”。
她這樣說:“為了消滅一切‘思想異端’,在一場又一場的批判斗爭以及各種政治權謀傾軋中,在反復的癲狂、沖刷下,多少有著獨立思考的中華英才被趕進了‘枉死城’。背叛羞辱著忠貞,革命吃掉了自己的兒子,由于缺失一種自由表達、權利制衡的民主機制,忽加諸膝,忽棄之淵,又有多少滿腹韜諱經略的高人在漠視別人的人生悲劇中,展開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讀著這樣的文字,我們又不能不對一切“批判斗爭”、“政治權謀傾軋”、“反復的癲狂、沖刷”深惡痛絕,而且會情不自禁地向天發問:為什么一直主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家,總是喜歡并且熱中于在人民之間鑄造刀刃相向、血腥相殘的爭斗呢?為什么本來就是在“自由閱讀、自由思考、自由書寫、自由發表”的客觀環境里問世的馬克思主義到了繼承者手里就不準自由了呢?
真乃荷花也哉,容不得半點污穢,為人民求民主!
真乃玉姬也哉,受不了一絲專橫,替百姓爭自由!
有道是,藝高膽量大,無私志高昂。周天黎先生是“真誠求一夢,大笑越雷池”;置生死于不顧,吐真言以稱快;視專權似寇仇,臨霸氣如強敵,何痛快淋漓至于此哉!
周天黎先生,容不得作假,忍不了虛偽。她一次一次地在她的藝術領地里、在她的社會活動中大聲疾呼“省悟良知,懷有悲憫,逃出心獄,拯救自己”。她啊,“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真乃荷花也哉。
周天黎先生,具真誠直言的膽識,有所向披靡之勇敢,懷氣沖霄漢的氣魄,擁獨步藝術之才能,為國家之自由民主呼號,為百姓之安居樂業吶喊;力主人文精神回歸,倡導真善美之實現;孜孜以求,勇往直前!
她心懷沉重,筆透蒼生。她說得好:“真正的大藝術家必能穿越精神的戈壁,問天、問地、問歷史、問生死、問有限與無限,無窮的精神追問中,生風生雨生雷電,誕生出千古佳作!”
所以,偉大的人們總是悲天憫人的,關切著人民、關懷著民族,與國家的命運生死相依、禍福與共!
吟唱著“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的戰國時屈原,是這樣;
痛斥了“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的唐代杜牧,是這樣;
高喊著“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宋人文天祥,是這樣:
公開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清代禁煙英雄林則徐,也是這樣;
告示著“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民國開國元勛秋瑾,更是這樣;
……
這樣偉大的愛國者,應該還有許多,許多,真的不勝枚舉!
可我們已經可以知道愛國者的情懷、愛國者的心胸!
周天黎先生不僅具有愛國者的熱切情懷,而且還擁有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她闡述主張時多么誠懇,她實行規勸時多么熱切,她展開批評時多么中肯,她似乎是托著自己的一顆心面對著社會、面對著人們呵,你看:
“我想,只要抱著悲憫和利他精神,向往成為生活與心靈之間的信使,只要能做社會良知的守夜人,只要和平理性、相互閱讀、各行其道、內心向善、充滿憐憫、有著愛的終極關懷,一個多民族的10多億人口的大國,為什么只能有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個聲音呢?何必要用思想者的生命為代價來血腥相煎呢?”
讀著這樣的文字,誰能沒有戚戚乎心而震動呢?在這字里行間,燃燒著的是一個愛國者的熾熱之情啊!
抨擊專制主義者,她又是義正詞嚴的,不遺余力的。周天黎先生實在難忘“上海灘頭風夜寒,江流悲卷萬重瀾”!
她曾經這樣揭露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會忘、不能忘、不敢忘的事實:
“專權劍鋒所指,憲法如屣,長城內外,舉國上下,群魔亂舞,紅浪滔滔,到處是打著最革命的口號,用最漂亮的語言,干最壞的事,死神每天買力地捕捉著新的犧牲者。嗟夫!神山風雨,運數誰逃得?國家主席、元帥將軍、文士學者,藝壇碩彥、年輕俊杰、亡命冤鬼,種種被埋葬的精華,夜半幽靈哭,白骨森森啊!”
讀著這樣的文字,我們又怎能不凄然心動、愴然淚下!
她曾經這樣義正詞嚴地批評指斥“霸氣十足,嘲笑‘惜秦王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敢于‘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革命家”。
她這樣說:“為了消滅一切‘思想異端’,在一場又一場的批判斗爭以及各種政治權謀傾軋中,在反復的癲狂、沖刷下,多少有著獨立思考的中華英才被趕進了‘枉死城’。背叛羞辱著忠貞,革命吃掉了自己的兒子,由于缺失一種自由表達、權利制衡的民主機制,忽加諸膝,忽棄之淵,又有多少滿腹韜諱經略的高人在漠視別人的人生悲劇中,展開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讀著這樣的文字,我們又不能不對一切“批判斗爭”、“政治權謀傾軋”、“反復的癲狂、沖刷”深惡痛絕,而且會情不自禁地向天發問:為什么一直主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家,總是喜歡并且熱中于在人民之間鑄造刀刃相向、血腥相殘的爭斗呢?為什么本來就是在“自由閱讀、自由思考、自由書寫、自由發表”的客觀環境里問世的馬克思主義到了繼承者手里就不準自由了呢?
真乃荷花也哉,容不得半點污穢,為人民求民主!
真乃玉姬也哉,受不了一絲專橫,替百姓爭自由!
有道是,藝高膽量大,無私志高昂。周天黎先生是“真誠求一夢,大笑越雷池”;置生死于不顧,吐真言以稱快;視專權似寇仇,臨霸氣如強敵,何痛快淋漓至于此哉!
周天黎先生,容不得作假,忍不了虛偽。她一次一次地在她的藝術領地里、在她的社會活動中大聲疾呼“省悟良知,懷有悲憫,逃出心獄,拯救自己”。她啊,“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真乃荷花也哉。
周天黎先生,具真誠直言的膽識,有所向披靡之勇敢,懷氣沖霄漢的氣魄,擁獨步藝術之才能,為國家之自由民主呼號,為百姓之安居樂業吶喊;力主人文精神回歸,倡導真善美之實現;孜孜以求,勇往直前!
她心懷沉重,筆透蒼生。她說得好:“真正的大藝術家必能穿越精神的戈壁,問天、問地、問歷史、問生死、問有限與無限,無窮的精神追問中,生風生雨生雷電,誕生出千古佳作!”
我們不能不由衷地說:周天黎先生,中國畫壇奇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