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55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的“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于前日開展后,一日之內,首都博物館的觀眾達到8600人。昨日,首都博物館首次向記者公布了首日的參觀人數。
4600人專情“中國記憶”
首都博物館策劃部孫主任告訴記者,8600名觀眾分兩種情況。其中,買票參觀“中國記憶”及其他展覽的觀眾有4600人,而4000名預約觀眾參觀了除“中國記憶”外的其他國寶展覽,類似“北京文物精品展”、“長江文明展”。
對此,孫主任指出4600名觀眾并不意味著此次展覽達到了一個新高,“要看具體展品數量和展陳空間來定。”
建議避開前期參觀高峰
太陽神鳥金飾、兵馬俑、金縷玉衣……169件(組)文物,件件精品。為此,大量觀眾涌向首都博物館。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老年人也專門買半價票進入展廳參觀。由于展覽空間有限,一些觀眾必須在展廳入口處排隊等候。有觀眾表示首博展覽空間太緊密,使得不能同時容納更多觀眾。
對此,孫主任告訴記者,由于此次文物太多,所以在展陳空間上可能會顯得緊密,為此首博提醒觀眾,“中國記憶”展覽展出時間直到10月7日才結束,“我們希望觀眾能避開頭段時間的高峰。”
此次展覽,是全國各個博物館館藏珍品的一次大薈萃,許多文物第一次展示在北京觀眾面前。對于展品的說明,一陳姓觀眾指出,盡管說明牌上標注了背景及藝術價值,但對于文物尺寸卻缺少介紹,“這對專業人士來說是一個缺憾。”對此,首都博物館業務研究部副研究員齊玫告訴記者,會考慮觀眾的提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