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網2008年7月31日報道:2008上海藝博會將于9月10日 —14日在世貿商城舉行,上海藝術博覽會邀請了著名收藏機構大連萬達玥寶齋郭慶祥總經理攜吳冠中代表作《高粱》、《彩面朝天》、《蘇醒》和北京畫院名家石齊精品參展。今天有幸采訪了著名收藏機構大連萬達玥寶齋郭慶祥總經理就參展上海藝博會和對目前收藏市場情況作了采訪。
著名收藏機構大連萬達玥寶齋郭慶祥總經理不僅是一個收藏機構的負責人,他本人對現當代中國書畫也是非常有研究的一位收藏家。他這次參展上海藝博會意在展示兩位著名藝術家吳冠中和北京畫院名家石齊的作品,讓大家更多地了解中國當代藝術中最具代表性中國藝術家。
大家對著名藝術家吳冠中的非常熟悉在此不作介紹了,介紹一下北京畫院名家石齊,石齊出生于1939年福建省福清市人。國家一級美術師。1963年畢業于福建工藝美院,1976年調入北京畫院搞創作至今。師承黃胄、劉海粟。80年代后,石齊致力于對中國畫傳統語言框架的突破與拓展,藝術風格有了重大轉變。
著名藝術評論家殷雙喜評論石齊作品藝術成就時認為,石齊作品第一個鮮明特點是將理念化的中國畫筆墨語言本體論轉變為方法論,它不局限于水墨畫一路,而是在更為宏觀的視野中,上溯秦漢唐宋,旁及西方藝術諸流派,以及文學、音樂、建筑等藝術,使自己的作品成為多種文化及視覺記憶的匯流點,由藝術語言的多樣偶發性形成作品感性的振蕩。第二個鮮明特點是對于中國畫色彩語言系統的拓展,他在寫意水墨和工筆之外,探索出一種寫意性極強的動感色彩語言。第三個鮮明特點是他的空間處理與構圖方式,都具有壁畫般的自由和大氣,由于水墨元素和色彩元素的并置、交錯、疊壓、混合,加之以具象的片斷呈現,形成了作品中用色彩層次的冷暖推移和純度變化與水墨層次和空白間隔來推移空間層次。石齊以犧牲自己70年代已有的水墨風格為代價,為中國畫創新作出了極有個性的探索。
郭慶祥先生注重研究現當代藝術家的藝術學術性和藝術發展成就,并認為兩位著名藝術家吳冠中和北京畫院名家石齊的作品對今后中國繪畫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將載入中國美術史冊中有影響力的藝術家。
在談到對當代藝術作品收藏時,郭慶祥先生反對把中國事物丑化的藝術作品,反對極個別把當代藝術丑化的現象。他認為收藏藝術作品需要收藏者認真研究藝術家發展歷程,收藏的過程比收藏本身更具有意義。他認為收藏一定是投資,隨著收藏的眼光和收藏的時間前后過程中,投資就是收藏者對藝術作品成就和藝術作品研究的價值,同時也具有潛在獨到的審美眼力,作一個收藏家需要的作品是越收越精,越收越好。
有多年收藏經歷的郭慶祥先生認為,收藏家和收藏機構,要有維護藝術市場的責任感,收藏需要研究,需要學問。在選擇畫家時要懂得挖掘真正的藝術家,而不要認為藝術家的作品價格高就一定是他的藝術成就高。收藏家和收藏機構不要經手假畫,假畫的泛濫將會傷害藝術品收藏者的熱情,大家要正確認識收藏,為中國藝術市場的健康繁榮擔負起責任來。
訪2008上海藝博會參展商大連萬達玥寶齋郭慶祥總經理
訪2008上海藝博會參展商大連萬達玥寶齋郭慶祥總經理
訪2008上海藝博會參展商大連萬達玥寶齋郭慶祥總經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