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當代”和“偽現(xiàn)實主義”的合謀
“偽當代”和“偽現(xiàn)實主義”的合謀
“偽當代”和“偽現(xiàn)實主義”的合謀
何桂彥在《心照不宣:“偽當代”和“偽現(xiàn)實主義”的其樂融融》(《藝術地圖》2008年7月)一文中認為:“偽當代”和“偽現(xiàn)實主義”都策略化地利用了中國的政治資源。如果說“泛政治波普”是大張旗鼓地販賣中國的政治符號以迎合西方的“后殖民”話語的話,那么“偽現(xiàn)實”主義中的政治題材則顯然隱蔽和巧妙得多。這也正是中國當代藝術在進入以西方為主導的全球化中面臨的障礙之一,即西方喜歡的中國當代藝術,絕大部分是那些影射中國政治和打“中國牌”的作品。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接受中國當代藝術的思路并沒有太大改變。實際上,“政治波普”和“玩世現(xiàn)實主義”之所以能被西方世界廣泛接受,就在于作品背后的政治指向性恰好符合了西方超級大國在20世紀90年代的“后冷戰(zhàn)”戰(zhàn)略。當以方力鈞、王廣義等藝術家為代表的作品在西方走紅的時候,對年青一代藝術家的啟示是“泛政治波普”或許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就“智慧式”地利用中國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資源而言,“偽當代”和“偽現(xiàn)實主義”進入一種心照不宣的合謀狀態(tài)。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