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示六年來的學術歷程
——寫在瀏覽《亞洲美術》電子版之后
《亞洲美術》是囊括國油版雕諸畫種的綜合性美術期刊?!秮喼廾佬g》辦刊目的與眾不同,一不圖取經濟效益,又不追逐名譽地位;既不板著面孔進行說教似的傳道解惑,也不為了取悅受眾而降低藝術質量;而是以崇尚“老實學問”為宗旨,力爭把雜志辦成既追求高雅藝術品位又貼近藝術家心路的一本學術刊物。
就這樣,在當下諸多的藝術媒體中《亞洲美術》應屬于默默耕耘、埋頭苦干類型的。這因為源于主編王振華先生的一貫務實而不張揚的人生態勢——凡和王先生接觸過的人都有這種強烈的感受。
而今,卻因為一個新的舉措,王振華主編的《亞洲美術》走在了諸多藝術媒體的前面了,使得《亞洲美術》敢為天下先地展現出特有的文化風采!
在互聯網上,當你走進《亞洲美術》時,就會發現6年來的《亞洲美術》都進入欄目,形成了電子版供讀者查詢閱覽。與眾不同的是,不是僅有封面或有要目,而是每期雜志都可以全本點擊翻閱,一頁一頁地從封面到封底,一覽無余;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流連忘返地欣賞揣摩。這著實令人驚嘆,目前能夠如此展示地美術期刊,應該說是尚屬第一家。
走進電子版的《亞洲美術》,隨著點擊者的需求,畫面可以放大局部,文字也可以放大瀏覽,版面也能集中瀏覽,了解不同欄目的節律變換,和整體面貌;此外,還有著古典音樂悅耳相伴,立體化的再現和激活了原本刻板的書本形式,享受著電子時代給予我們的饕餮大餐,大大增強了《亞洲美術》的藝術感染力。
這就使得原本看過就進書架的雜志,變得有聲有色了。這種形式吸引人也親和人,愉悅人更陶冶人;當然最大的功效是有助于讓讀者了解刊物的內容和辨析雜志的特色。
我就是被電子版的《亞洲美術》所吸引走進這一用六載心血搭建的藝術殿堂里,品讀欣賞。于是,又有了新的了解。
我們看到:《亞洲美術》走了六年的文化之旅,業已成為美術界有學術品位的藝術傳媒。
我們又看到:《亞洲美術》定位于立足亞洲地域,關注世界各流派美術的動態,視野開闊,兼收并蓄,把發展民族文化、促進盛世繁榮為舉要,為藝術家營造出一座溫馨的丹青家園,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我們還看到:《亞洲美術》以其宏闊的視野和嚴謹的學術思辨,把辦刊和參與具有全局性質的藝術活動結合起來,出巨資舉辦了《第三屆北京國際雙年展備選資格展》,主辦了《2008兩岸三地中國畫名家提名展》和出版多部藝術家大型畫冊等項目。以堅實的步履及穩健的生態迤邐前行著,顯示出整體實力和雄強的后勁。
《亞洲美術》的電子版的歷史回放,使我們在評價一個刊物的藝術品位和幅射張力如何,有著全面的了解和參照。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發,能把自己的辦刊歷史進行全面展示,靠的是自信,這種自信來源于一個雜志的文化底蘊為軸心綜合實力和辦刊宗旨為舉要的學術脈絡的清晰。
于是,當我們既看雜志的原版,又點擊電子版的時候,就會以審度和學習的心態和心情去再次瀏覽《亞洲美術》,必然注視與親和雜志中的《畫家》、《資訊》、《國外藝術家》、《理論研討》等欄目,做一個《亞洲美術》的忠實朋友和熱情“粉絲”。
李人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