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凌晨4時30分,居住在廈門的泉州籍著名書畫家張人希辭世,享年90歲。
根據張人希的外孫女林竹青在博客中透露,張人希是集詩書、畫、印于一身的藝術家,為弘一法師俗家弟子,與劉海粟大師、葉圣陶先生、俞平伯先生、黃永玉先生等大師相交甚篤。
1940年左右,張人希還在泉州居住,第一次見面,弘一法師便收張人希為弟子,并賜予他法號“勝是”,這兩個字出自《金剛經》前四字“如是我聞”。當時與張人希同行的還有三個朋友,法師與他們相談甚歡,并合影留念。由于當時要獲得弘一法師的墨寶非常容易,張人希把弘一法師送給他的字幅都送給朋友了,自己反而沒留下。張人希家中僅存弘一法師當年送他的一副對聯,上聯是“雨大法雨今開悟”,下聯為“行菩提行利眾生”,他視若珍寶,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著。
林竹青還在她寫的文章中回憶說,她的外公在“文革”時期遭遇了浩劫,1971年獲釋回家后遷居到了廈門惠通巷2號。在林竹青童年的記憶里,外公的臥室約10平方米,睡房兼畫室,從書柜頂端到地上堆滿了宣紙和畫作。空間很局促,但這個房間卻常常人來人往,高朋滿座。在家里經濟非常困難的時候,外公堅持天天吟詩、作畫、治印、練書法,這已經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沒有錢買印石,他將刻好的印磨平了再刻,反復推敲研習。宣紙太貴,習字改用毛邊紙,而這些練習用的宣紙和毛邊紙裁開來還可以給家人如廁使用,一點也不浪費。
“我從小就十分崇拜我的外公張人希,他的好學進取、疾惡如仇、光明磊落一直是我的楷模。”林竹青說,外公經常教誨她,人的一生至少有一半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她還透露說,她的外公頗負盛名,但很少人知道他其實只念過兩年小學,“他的一生十分傳奇,他的學問與藝術造詣竟然都靠自學成才”。
關于張人希,友人蘇晨這樣評價:“他是一位一輩子都很能把握自己命運的人,是一位像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里盛贊的那種‘沒成為分工的奴隸’的人,是一位真正自學成大才,在藝術領域的多門類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更是一位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正直人類的交友之道,因而也極受朋友信任和尊重的人。”
■人物名片
張人希,生于1918年,別名伽葉,福建泉州人。幼年失怙,家貧無力就學,然自幼愛好書畫,天分極佳。經數十年自學,刻苦自勵。對花鳥山水、篆刻、書法均有極高造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歷任廈門畫院副院長,廈門市美協副主席、顧問,美國中華藝術學會永久會員,廈門市政協常委。作品有《玉骨冰魂》、《紅蓮雙鴨》、《海防前線鼓浪嶼》等。出版有《張人希花鳥畫》集。
弘一法師俗家弟子泉州籍著名書畫家張人希辭世
弘一法師俗家弟子泉州籍著名書畫家張人希辭世
弘一法師俗家弟子泉州籍著名書畫家張人希辭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