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夏天,我在蔡國強工作室做采訪,這篇采訪首次在國內發表,由于上海APEC煙火晚會景觀已過,但是作為了解蔡國強的藝術,我盡量保持原采訪的狀態,以顯示其史料價值。請讀者不要嫌“文章不新”。
關于蔡國強
有關蔡國強的藝術報道已經很多,但是在閱讀以下的報道時,筆者還是執意做了一些提示,或許有助于把握他的藝術本質。
推波助瀾
以藝術家身份走上國際舞臺的蔡國強,其景觀藝術的規模相當大,他的成長過程和作品發展的規模,有兩種背景,一是全球主義的興起,二是中國作為強國的抬頭。蔡國強的藝術活動已經超出以往的藝術框架,無疑對當今的具有綜合性特征的國際潮流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關于“這是中國”
中國政府出面找到蔡國強,為在上海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助威,盡管蔡國強本人不愿意進入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領域,然而作為政府行為的大型景觀煙火晚會,還是將原本是這項計劃的內容之一“這是中國”,定為這次晚會的題目。
集多國焰火技術
蔡國強的策劃內容,明顯帶有傳統中國色彩,特別是使用有國花之稱的牡丹形象,龍的形象,千盞紅色燈籠等等。然而焰火中出現菊花和花車形象,顯然是有日本焰火形象色彩,然而以美國古極焰火公司電腦技術操控整個晚會的技術程序,突出了中美日三國技術的聯合,用高科技手法操作整個晚會,是這次超級計劃的一大特征。
復活中國焰火傳統技術
作為藝術家的蔡國強,在使用三國焰火技術的同時,深感焰火技術發明國的中國,當今在焰火技術上的落后,所以他主動幫助中國焰火制造公司開發主題性藝術焰火技術,并且復活那些中國焰火的傳統技術,算是一大貢獻。
藝術的戰略性
所謂超出以往的藝術框架,是指蔡國強已經不是那種靠自己的雙手制作藝術作品,而更多的是關注作品的概念,反藝術形式,反既成藝術概念,無視被西方所左右了相當長時間的所謂國際主流藝術潮流,而是全力光大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渾純特征的藝術內涵,將藝術作為一種社會變革的動力,將藝術還原為以大眾為基礎的視覺景觀。從蔡國強的一系列大型計劃可以看出,他更為注重藝術的戰略性。
聲譽獲得之后的危機
蔡國強離開中國,首先到日本留學,日本留學期間奠定了他走向國際藝術舞臺的基礎,然而蔡國強對日本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聲譽感到危機,從而離開日本,尋找周圍廣闊的活動空間—紐約。他的作品中帶有強烈的中國色彩,以及顯示著中國文化中那種超級能量,這些展現給西方評論界帶來話題,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等批評用語出現在對蔡國強藝術的批評中
紐約訪談
地點:蔡國強工作室·紐約
時間:2001.9.6
九月的一天,我在紐約,車開到蘇荷(SOHO),友人說蔡國強的家就在附近,于是我用手機撥通了他的電話,原來他由于參加橫浜美術三年展開幕式剛剛回到紐約,時差還沒有倒過來,但是他還邀我晚上到家里來一起出去吃晚餐,就這樣,我們在他的家兼工作室見面。話題種種,最后的話題就是即將舉行的上海亞太經合會議(APEC)大型景觀焰火晚會。雖然整個晚會只有二十分鐘,但是規模相當龐大,也是蔡國強十幾年在國外舉辦一系列大型藝術活動的集錦。(注:這些活動已經通過各種媒體得到廣泛的報道,也是蔡國強返回中國的最佳契機)
他同意我獨家先前報道這次計劃方案。方案文本由電腦作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所有的方案并沒有完全實現,但是對于了解藝術活動的程序,顯然提供越全面的數據新聞價值越高。
■上海APEC煙火晚會景觀
方:最初怎么有了這個關于景觀焰火晚會的話題?
蔡:是上海東方電視臺來找我的,我的方案通過上海市領導的支持,由高層領導錢其深批準的,我先做了這一本(蔡拿來“蔡國強2001年上海《APEC大型景觀焰火晚會》策劃方案),然后他們請我去做了一個模擬片,讓它動起來,有配音和解說詞,最后讓那些中央領導去看,接著正式批了下來。當時中國方面的想法用幾個字來說就是“空前絕后,萬無一失,不惜代價”。
方:這是誰規定這三句話?
蔡:好象中央只是說“空前絕后”,然而上海后來又加上了“萬無一失,不惜代價”,也促使我增加了許多內容,但是到現在為止整個內容都沒有爆光。這次活動不是藝術界的,而是與經濟的活動有關,所以許多媒體都來自社會版的記者,中央電視臺就要用四個頻道向外邊轉播。日本NHK電視臺也一直跟蹤我拍攝和制作節目,現場那天他們會來二十個人左右,用高清晰電視制作播放。北京的中央電視臺除了新聞節目之外,也要制作特集。今天下午一家美國的電視臺來跟我談這件事情,他們這個小組是專門制作那種收視率很高的節目。
如果你要看這個,是不得了的壯觀。比如,1.5公里的長度,有500支焰火,一起用計算機控制,火沖向天空。由于是電腦控制,中間的部分先起來,然后兩邊的部分隨著上升,就象火的金字塔一樣,最后火焰的部分再拉平。(蔡國強又指著那張草圖)這是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向中間集中,最后升空,非常極少主義的形態,一百五十米長的船有五艘在黃埔江上協助。
方:那么觀眾是怎樣的情況?
蔡: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觀看,因為上海那個地方太大了,你控制不住,因為要爆炸,所以整個外灘都要封鎖起來,外灘上的那些樓的頂上都會裝滿火藥,而且會有武裝警察警備。
方:那么你覺得作為觀看來說,最好的位置是什么地方?
蔡:最好的位置當然是國際會議中心,就是各國領導開亞太經合會議的地方。
■高科技操作
方:你這次的藝術焰火晚會方案,是否與高科技有關?
蔡:當然,這次所有內容都是由電腦來監控,以前我大都是靠手來點火,這次全靠電腦,每一秒中都準確地發射。(指著“歡樂頌”草圖)這是把每個大樓都當作一個琴鍵,點燃之后象似火焰在琴鍵上跳動。這些草圖中有關數字的部分都不是準確的,開始都是怕人家耽心。比如這上面只寫了二十一個的數字,實際上是兩千零一個。(指“送別—終曲)最后結束的時候,整個天上都是燈籠,有兩千零一個燈籠在黃埔江的天上,這些燈籠會隨風慢慢飄。
方:那么怎樣讓它上天呢?
蔡:用炮打到天空上去,炸開來之后,燈籠就自動掛在空中。
方:那么這些資金由誰來出?
蔡:本來是中央來出,上海方面卡的還是比較緊,現在說是給一千萬人民幣制作,其實是超了很多,其中有些是贊助不需要錢的,比如那些飛艇都是義務提供。
■中國·龍·幻想宇宙
方:晚會大概由幾部分組成?
蔡:整個焰火晚會的內容分段是:第一段叫“這是中國”,第二段就是“飛龍在天”,第三段是“幻想宇宙”,第四段就是“送別”。主辦方面說把“這是中國”作為整個晚會的題目,我能理解這種心情,我是反對突出民族性的。為了參加這次的亞太經合會議,美國要來很多架飛機,主要是新聞媒體的記者很多,有一些美國記者,把拍攝我這次策劃的焰火晚會作為申請簽證的理由。
方:這次的電腦監控由哪個公司來擔當?
蔡:我在美國找了每年為獨立紀念節(既國慶日)放焰火的那家公司,美國電腦監控的技術非常現代化。這次使用中、日、美五家公司的焰火技術,其中有一段三到五分鐘很美的焰火,有日本的丸玉屋小勝焰火店負責,他們已經是第十三代,就是以前我在日本做作品時就后援的公司。他們以前都是幫我做,沒想到現在我也可以幫助他們,請他們來做。
方:那么是亞太經合會議什么時間舉行焰火大會?
蔡:是結束的時候,布什總統20號才來,那天要為他們這些領導人舉行國宴,文藝表演要一個小時左右,國宴完了之后就出來看焰火大會,就是20號晚上,第二天各國首腦就離開上海了,21號布什就要去北京做正式訪問。
■交涉
方:那么最早邀請你進行這項計劃是什么時候?
蔡:今年三月份。
方:他們找你的時候有沒有什么理由?
蔡:可能就是要找能夠做“空前絕后”的(大家笑)。
方:中國就是喜歡大的東西。
蔡:對,對,這次我真的體會到,中國如果要做象威尼斯雙年展那樣的活動,也一定是要做最歷害的。中國現在做事情是說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大的。說別人已經做過的沒有意思,要做就要做那種做了之后別人都不好做的。所謂“空前”就是別人沒有做過的,“絕后”就是做完了之后人家不好做。
我做了模擬電腦的草圖片的大樓就炸到一半,結果一位主管文化的市委副書記龔學平問,為什么就炸到一半,這樣會給人誤會,全炸才好。“天梯”那個方案也是炸到快接近飛艇的一半就停了,主要怕別人害怕天梯著火,結果他們要求炸到上邊,我們連夜修改模擬電腦的效果。
有些人還說要用十英寸的焰火彈,我一直說不行,如果用了,一炸那么外灘建筑的皮都要撥下來了。那種焰火彈的爆炸范圍是六百米之內全部受到震動。主要不在于爆炸的威力,而是爆炸的節奏和速度,如果要比威力,那么原子彈最歷害,可是不能用。
方:對,是需要嚴格的控制,不是炸完了就算了。
■壯麗上海灘
蔡:象我們在日本看他的許多焰火大會,最后有許多閃光,這次我要用那種焰火彈三千個,爆發之后,整個外灘的天空都會變成白色的。
這次用中國公司的一萬多枚焰火彈,日本只用八百個最美的,但是日本的彈都是非常棒的。比如三個彈同時升空,同時爆炸,大小會一樣,中國人這次要開眼界,看到那種最美的彈是什么樣的。中國的彈不可能同時升空,也不可能爆炸之后一樣大,特別是三個彈從中間炸開之后變顏色都是同時的。到時整個黃埔江的江面都會封鎖,天上地上都要封。
方:這也就是在中國可以實現,在日本或者其它國家都不可能。
蔡:外灘上二十三棟大樓,無論走到哪個大樓外邊都有人歡迎你進去檢查,就是歡迎你用他的大樓爆炸,如果在外國根本不可能。現在公安和消防對每座樓進行檢查,凡是會燃燒的東西全部撤掉。
方:現在已經是九月份,離十月二十號已經沒有多少天了,時間相當緊。
蔡:是的,現在所有的公司包括美國公司都在生產焰火彈,參加我這次活動的隊伍有三百多人,美國方面要來七十多人,其實整個爆炸時間只有二十分鐘。這次策劃動用了上百個部門和單位,包括上海市長等,上海有市委辦公室,秘書長當這個晚會的招集人,市長秘書長把各個部門的人找來開會,說這個晚會牽涉到消防、公安、航空、交通安全等等。他們說:“蔡先生,平時我們都會用減法,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減一減,這次我們使用加法,所謂加就是讓你更歷害一些”。
關于蔡國強的藝術和上海APEC煙火晚會的訪談
關于蔡國強的藝術和上海APEC煙火晚會的訪談
關于蔡國強的藝術和上海APEC煙火晚會的訪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