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六百余部、兩千多冊見證泉臺淵源關系的族譜在福建泉州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展,吸引了百余名臺灣臺南同胞和當地眾多僑鄉市民前往觀展。此次展出的的族譜涉及泉州遷臺姓氏九十四個,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各姓氏先人從中原衣冠南渡入閩渡臺之情形,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兩岸族譜展示交流活動。
作為“二00八成功之旅·泉州市鄭成功主題文化交流活動”重要活動之一的“泉臺百家姓族譜聯展”,二十七日在福建泉州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展出涉及泉州九十四個遷臺姓氏的族譜六百余部、二千多冊,其中不乏明清時期的珍貴古譜。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特地前來出席了開幕儀式,并題贈墨寶“兩岸同根,血脈相連”。臺灣臺閩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參訪團、臺灣泉州鄉會等百余名臺灣各界人士,也跨越海峽參加了開幕儀式。
此間人士稱,“泉臺百家姓族譜聯展”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各姓氏先人從中原衣冠南渡入閩渡臺之情形,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兩岸族譜展示交流活動。
走進族譜展,參觀者不僅可欣賞到琳瑯滿目的家藏文物,還可現場通過電腦查詢各姓氏的源流、名人、名祠、堂號等。一部清朝同治年間的《青陽蔡氏族譜》手抄本,記載了該族清代遷臺數百人的大致經過。安溪長坑一部清朝年間的《清溪玉湖王氏族譜》,據說曾考證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先祖就在安溪。
來自臺灣的中華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族譜研究領域專家黃清源先生,祖籍泉州市南安羅東下山村,二十歲離開南安到臺灣定居。如今,四十七年過去了,他已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族譜展上與同姓鄉親偶遇,激動不已。他說,兩人不但是老鄉,還是同族宗親,還都就讀過南安二中,能在這里相遇非常興奮。
據悉,“泉臺百家姓族譜聯展”將持續至九月十日。隨后,閩臺緣博物館將利用數字化技術對族譜進行處理,構建兩岸族譜對接、宗親文化交流的新平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