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此展覽的270余件(組)文物,來自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的77家單位,50%以上屬國家一級文物,有不少是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有些是首次公開亮相。
展覽分為四個專題。“錦繡華服”是表現古代絲綢織染技術的專題。《織成金剛經》可謂這一專題中的杰出代表。佛教經文出現在絲綢上大多是刺繡而成,但此部后梁時期的金剛經是在織機上織成的,共計5000余字,采用藍地黃字以模仿藍葉泥金的寫經方式,行間以界欄隔開,是歷代織制佛經之冠。
在展示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雄奇寶器”專題中有一件酒器——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其驚人之處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鏤空裝飾。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繁復而有序,印證了我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藝之高超。
在反映古代造紙印刷術的“典藏文明”專題中,有一本宋代的《詩集傳》不能不提。它是宋代大儒、理學家朱熹研究《詩經》的重要著作。此刊本字體整齊,紙墨如新,宋代書籍刊刻藝術之精湛可窺一斑。宋版書刊刻的字體也是后世印刷字體的起源。
“泱泱瓷國”專題著重介紹了中國古代瓷器制作技術的精妙。展品中的元代“景德鎮窯青花蕭何追韓信圖梅瓶”,可謂珍品中之珍品。據專家透露,一件與“蕭何追韓信”梅瓶類似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瓷罐曾在倫敦拍出相當2.6億人民幣的天價,而前者的美術水準和品相還略高一籌。
據了解,《奇跡天工》展覽采取免費憑票參觀的方式。觀眾可以通過電話(01062016374)提前三天預約,每天2000人。持有奧運核心區證件的觀眾可直接到展覽現場領票,普通觀眾則需在不遲于預約參觀日期的當天14點之前到中國科技館老館(北三環中路1號,安華橋西北側)領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