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家族魅影
6月24日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睡蓮池》以4100萬英鎊的天價拍賣,成為今年國際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最大看點。從以往歷史來看,印象派一直是國際收藏家與投資者的“香餑餑”。盡管過熱的藝術品投資引起了許多爭議,但以莫奈、梵高為首的印象派家族占據了當代拍賣史的重要地位,卻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梵高的《加謝醫生的肖像》在1990年以8250萬美元的價格被售出,也是印象派拍賣史上的第一名,而他的另一幅杰作《鳶尾花》,在1889年就高達5300萬美元。
經典藝術品的拍賣某種程度上是(后)當代人對其價值的再度考量,可視為一種類似金融投資的關注點,著名的Mei-Moses Index(梅摩藝術品指數)分析指出,從莫奈、梵高的印象派到安迪·沃霍爾、杰克遜·波洛克等戰后和當代藝術家的畫作,2006年的收益率已超過12%,而且預計高級藝術品的指數還會大幅上漲。另據悉,上海世博會的法國館屆時將向每位參觀者贈送一副莫奈的紀念畫,可見印象派在法國乃至世界上的地位。
不過印象派的價值遠遠不止如此,他們給其它領域帶來的隱性價值無法估量,比如現在的時尚大腕們不時地將某位藝術大師的靈感嫁接到自己的服裝或珠寶當中,作為吸引消費者的噱頭以更加時尚新奇的手法加以演繹,暫且不說成功與否,起碼開創了一個可以讓大眾自如領略“藝術穿戴”的新紀元。

揮灑藝術的時尚年代
1965年伊夫·圣·洛朗將“偷師”于荷蘭風格派鼻祖Piet Mondrian的靈感運用到服裝設計,用最簡單的幾何與最純粹的色彩構成永恒的繪畫,YSL推出了震驚當時的“Mondrian Dress”,由此紅藍黃白配以黑線成為不朽的經典。但喜歡從藝術借鑒靈感的不止YSL一人,Versace都親口承認他當年的許多靈感來自于建筑師Verner Panton的作品。
如今藝術與時尚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每季的新品發布我們都會看到大品牌們在玩味某種藝術理念。今年Kenzo、Elie SAAB等品牌都迫不及待地發布了以印象派色系為主的服裝,用色大膽,過渡自然,設計師們用幻妙的水彩勾勒出女性灑脫自信的格調,宛如大師杰作中的繆斯。
設計師對印象派的玩味似乎不限于服裝界,珠寶作為奢侈品行業的旗幟之一,自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題材。FENIX珠寶對印象派的領悟可謂獨樹一幟,不僅有經典的“睡蓮”系列(莫奈),新近推出的“鳶尾花”系列(梵高)更是將印象派藝術的精髓玩到爐火純青。如果沒有機會欣賞大師的原作,佩戴一款神似原作的珠寶也是相當不錯的品位選擇。
在藝術盛行的年代,時尚產業越來越擅于從前輩藝術大師身上汲取靈感,經過自己的革新創造出更符合現代審美情趣的消費品,這可以算作對藝術圣境的解讀,也可以看作是時尚潮流的演進。隨著時代更迭,二者每一次的碰撞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成為整個時代的時尚icon,令世人驚艷之余,驚喜不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