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佳士得公布了該公司2008年上半年的成交情況,總成交額達到了18億英鎊(36億美元)。這比2007年上半年16億英鎊的成交總額增加了10%。這種成交情況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來自俄羅斯、亞洲、和中東地區的藏家的出現有很大的關系。
高價增多
根據佳士得公布,今年的上半年成交價格超過100萬美元的拍品有457件,這比去年同期的430件增多了27件。今年上半年5件成交最高的藝術品中有4件都是在佳士得創出的。其中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的作品《睡蓮》以4092.1萬英鎊(約合8045.1萬美元)成交,這不僅創下了莫奈作品最高的拍賣紀錄,也是佳士得在歐洲地區成交價格最高的一件拍品。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1974-1977年創作的《三聯畫》以2634萬英鎊(約合5168萬美元)成交,排在佳士得上半年成交價格“榜眼”的位置。馬克·羅斯科的作品《No.15》以2586.7萬英鎊(約合5044.1萬美元)成交,是第3高價。
印象派和現代藝術的成交額最高
從各個小的拍賣類別來講,印象派和現代藝術的成交額達到4.97億英鎊(約合9.74億美元),仍然位居所有拍賣門類成交額之首,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排在成交額第二位的部門是“戰后和當代藝術”,這部分的成交總額達到了4.08億英鎊(約合8億美元)。但是佳士得卻回避了這部分業務的漲跌情況,按邏輯判斷這部分業務只跌不漲。亞洲藝術以2.39英鎊(約合4.69億美元)的成交額在所有拍賣門類中排名第三,漲幅達到了驚人的63%,這也是佳士得所有拍賣門類中增長最多的,珠寶、玉器和手表的成交額達到1.4億英鎊(約合2.75億美元),增幅也有34%。歐洲家具以7100萬英鎊(約合1.39億美元)的成交額排在第5,增幅也達到47%,此外美洲繪畫的成交總額達到4100萬英鎊(約合8100萬美元)增幅達到了33%,拉丁美洲繪畫的成交額1800萬英鎊(約合3500萬美元),增長了21%。另外,今年上半年佳士得的私人拍賣業務的也從2007年的8200萬英鎊增長到了今年的1.53億英鎊。
亞洲增長最為強勁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亞洲區業務的增長對于佳士得這半年成交總額的貢獻。2008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的總成交額高達24億港幣(約合1。56億英鎊/3.17億美元),比2007年春季增長了63%,是亞洲拍賣市場單季最高的成交額,同時佳士得依然在亞洲市場占有了58.5%的市場份額,超過了老對手香港蘇富比。并且國際買家和不同地區買家的數量持續增長,這一現狀反映出全球市場對亞洲藝術的強烈興趣,亞洲收藏家的人群也在增長。并且在這一季,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總成交額為7.34億港幣(約合4750萬英鎊/9440萬美元),這也是香港佳士得該項拍賣歷年的最好成績。而香港佳士得還在此次春拍首開“亞洲當代藝術”夜場拍賣的先河,“亞洲當代藝術”與“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取得了8.13億港幣的成交額,這比2007年春拍增加了33%。在這次拍賣中此次拍賣共誕生了55項藝術家的拍賣紀錄,日本藝術家的38項、印度藝術家的10項、中國藝術家的8項以及韓國藝術家的11項。反映出亞洲當代藝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亞洲當代藝術”的概念開始成型。此外的東南亞藝術拍賣的總成交額也達到了7200萬港幣。其它書畫、珠寶翡翠、手表的業務也勢頭良好。
從以上的數據看,佳士得整體業績在2008年繼續攀升,整體增幅有10%。從倫敦、紐約、香港三大交易中心來看,亞洲地區的成交總額增長的最為迅速,反映出亞洲藝術市場的活力以及潛力依然巨大。倫敦依然也保持著增長的態勢,只有美國總的成交額降了1%,從這半年來看,說明美國經濟的走低對于藝術市場還是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遠沒有如一些業內人士估計的那樣悲觀。
佳士得上半年成交18億英鎊亞洲增長最強勁
佳士得上半年成交18億英鎊亞洲增長最強勁
佳士得上半年成交18億英鎊亞洲增長最強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