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映成趣。
昨天上午,中國姿態·海峽風———首屆中國雕塑大展在廈門園博苑開展,這是建國以來首次用“中國”命名的雕塑藝術大展。本次雕塑大展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集專業性與學術性于一身的大型展覽,得到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十大美院雕塑系的大力支持。
在開幕式上,還頒授了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以及本屆中國雕塑藝術大獎等獎項。
廈門藝術家備受關注
在展廳的一角,一個巨大的鳥籠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這是由廈門雕塑家陳志光創作的作品《鳥籠》,在這次大展上他獲得了“中國雕塑大展評委提名獎”。這個“鳥籠”幾乎都由不銹鋼打造,四周都是圍欄。在其中“鳥籠”的門上還掛著一個警示牌:動物兇猛,請勿靠近。鳥籠頂部為一龍頭,上方為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的屋頂造型(雙層)。鳥籠內,上部是一個紅色警示燈;中部靠上地方設置了一個鳥巢,里面還放置了6枚仿真鳥蛋,下部則是一只巨大的螞蟻。
陳先生介紹,現代社會中隨處可見的一些警示牌及內容,往往給人以不舒服的感覺。該作品以很具有中國特色的鳥籠、本應給人以和諧感的中國傳統建筑屋頂,結合一直在閃動和鳴叫的警燈、一只刻意放大了無數倍的螞蟻等放在一起,形成沖突之感,以此來反映一些社會問題。
老外喜歡“中國姿態”
在展廳里,一個金發碧眼的老外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他告訴記者,他來自荷蘭,在北京從事畫畫、設計等工作。這次來廈門,雖然不是專程為了雕塑展而來,但是這個雕塑展卻給了他很多的意外驚喜?!熬﹦∧樧V、一些古代人物的雕塑等等,都很具有中國特色。”在中國呆了多年的他,一口普通話說得字正腔圓。
殘疾雕塑家最愛環保型
“這個雕塑我是用廢舊的自行車制造出來的,十分環保,連電焊都沒有用?!北本┑袼芗也鞝栯m然坐在輪椅上,看著自己的作品,他十分自豪。他告訴記者,這個作品名叫《雙鹿羚》,高揚的車把就像鹿角一樣,栩栩如生。
去年,察爾從日本留學回來,發現家里雜物間的一個角落有一輛廢舊的自行車,家里人把車的坐墊什么的都拆走了,只剩下支架。他靈光一現,用自己獨家的小竅門對自行車進行加工,就成了這樣一件藝術品。
據了解,本次大展將持續至8月15日,共展出作品211件。在廈門進行首展后,還將在長春、西安、廣州、北京等城市進行巡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