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楚雄的八分園坐落在羊城頗為昂貴的珠江別墅。主人的藝術成就帶來的經濟實力可見一斑。沒有主人的應允我們甚至進不了小區的門。4月的一個上午,我們到達這座真正的鬧中取靜的宅子時,溫厚的主人穿著拖鞋在家門口接我們了。
遠處在建的高樓隆隆地繁忙著,掩在南方特有的茂盛綠色植物里的小樓隔著園門口的一池碧水,水卻“啵啵”地溫潤著,成群的紅鯉繞著蓮荷蘆葦四處游弋,將充滿生機的庭院攪得更加生動。跨水而過的石橋很白凈,分叉的石橋一頭通向掛有“八分園”木匾的家門,一頭通向翠竹掩映的后園,后園的庭院里,打開小柵欄門可以通到游泳池。低低的橋欄上臥著一只昂首的小石龜,迎向每個進門來的人,憨憨的樣子很可愛。屋門前種在壇子里的常春藤已將黃永玉寫的“八分園”翠翠地托起。這處宅子叫做“園”而沒有叫做什么“樓”,很容易讓人想起類似于“一畝三分地”的平實和知足,有一分對土地的親近和對自然的摯愛。在都市里的“八分”著實不是個小的數目了。
紅白相間的小樓看似其貌不揚,但卻是沉穩得不聲不響,南方的陽光雨露將整個園子的闊葉窄葉草本木本的植物滋養得生意盎然。一向勤奮的、強調“生活是繪畫的生命”、“大自然中無處不存在美”的方楚雄說,這園子里的所有植物都是寫生過的,都入了畫的。
這個占地八分的園子,這棟幾百平方米的樓,是方楚雄一家的住所,也是他安靜作畫的工作室。一樓是整個居室的公共場所,二樓是家庭成員的起居室臥室,他的畫室書房都在三層樓的頂層。光線明亮、空間高闊的一樓,除去華麗典雅的會客廳、寬敞舒適的餐廳,最有人情味的是方楚雄98歲高齡的老父親的書房。精神矍鑠的鶴發老人正在書房寫字,見我們來了,笑呵呵地迎出來打招呼說“歡迎”,一行人都驚喜地看著這位世紀老人如此健康好精神。家有高壽的老人一直是國人備感驕傲和幸福的事,直接反映了一個家的祥和親密而安康的生活狀態和心情狀態。這棟樓里最讓人感動的是從一樓老父親的書房里有一架可直通三樓的可容三人的小型家用電梯。這是為老父親特別定制的,可以讓老人獨自或讓人陪伴到二樓的臥室和三樓的畫室及休閑露臺。電梯的門是雙道伸縮的,盡可能地可以開大進出口。這也許不是世界上最小的電梯,但也許是客流量最小的電梯,連健康的老父親也很少用。在只有幾百平方米的住宅里做這樣一個方便實用而合乎整體裝飾風格的電梯不是件簡單的事,自然不僅僅是耗資而已。這讓人想起在某民國名人故居里看到為老母親做的特別窄的便于扶靠的木樓梯,一樣的讓人動容。
三樓的畫室并不是很中主人的意,因為是頂樓,總覺得不夠高大,特別是畫大畫的時候,畫室的弱點就顯而易見了,丈二的大畫掛到墻壁的頂上了,下面還拖了一截在地上。但這也只是唯一的缺點,只要不是作那樣大的畫,這還是一間讓人心曠神怡的畫室。足夠大的面積,足夠亮的采光,足夠靜的環境,足夠簡的裝飾。畫桌也是簡潔的明式畫案,連抽屜也省去了。畫案的后方和幾個小房間里都是落地的書柜,除了畫桌的一角放滿了顏料碟子,臨窗的矮柜上堆了些書,另一頭墻邊擺了音響設備等物件,整個畫室便沒有多余的東西了。椅子的每只腳都細致地系著防滑護套,整個空間安靜、明凈。不喜應酬的方楚雄,除了偶去學校或帶學生外出寫生,在羊城的多數時間就在這里看書畫畫了。在他看來,人生的時間有限,他喜歡“靜下心來”。靜下心來,坐在畫桌邊,面對著的是古色古香的、有著落地窗的寬敞走廊,紅松木廊柱,同色的細竹簾參差地垂著,室外延伸進來的土紅磚墻,露臺上的修竹細藤隔著大玻璃隨風搖曳,青花瓷洗手盆、紅木盆座,讓人有種在平地院落的錯覺。面對落地窗的墻面,挨著紅磚墻的是一道裝飾用的沿海民居中常見的橫拉的那種柵欄門,雖然沒有了實用功能,但卻讓人感覺得到潮州民居里打開門后可以聞見的咸濕的風的感覺。
跨出畫室,沿著仿古地磚步入走廊盡頭的小廳,又是別有一番天地,可以稱之為閣。傳統的桌椅榻幾,傳統的茶具,雖然沒有現代家飾的隨意和自然,但卻是平靜親切的一個空間。三面窗外綠樹紅瓦,城市喧嘩遠在園外,主人溫和安靜,言談之間,全是平淡,卻是至情至性的。
在南方的熱土里,這是一方安靜的所在。就像在方楚雄的大畫里,生命的生生不息和自然不羈的野性,淋漓酣暢地流露著。但生活的細節、自然界的細節,則表現得很細膩。很平常的題材,畫家的俗世情懷和諧地呈現著自然怡人的美。
這平淡中是一種真實,也是一種親和。卻有著不可忽視的感染力。
平淡天真八分園
平淡天真八分園
平淡天真八分園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