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各大公司的春季拍賣都已落幕,很多拍賣行開始為每年拍賣的重頭戲——秋拍而忙碌。回過頭來看,由于金融市場的不景氣,今年春拍藝術品市場整體表現平淡,當代藝術成交平淡,低成交率成為常態(tài)。在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形下,業(yè)界認為,藝術品市場也將同步“盤整”,真正活躍可能要到明后年。
總體不溫不火
據統計,2008年國內春季藝術品拍賣成交152億元人民幣,預計全年成交總額將達到280億-300億元人民幣。但縱觀各大拍賣公司公開的拍賣結果,重量級的藝術家作品今年屢屢流拍。上海僅朵云軒和泓盛兩家公司春拍成交金額超過1億元。由于很多短期換手的珍品高價無人問津,很多藏家由短期投資變?yōu)殚L期收藏,因此上半年市場上出現流拍和成交率下降。從藏家心理變化看,下半年市場進入調整期也是必然的。
近年來,全球藝術市場與金融投資市場間的關聯度逐年提高。一旦整體經濟環(huán)境回落,那么藝術市場也將降溫。在經濟不振的前提下,投資者沒有多少閑錢拿出來投入收藏市場,估計賣家惜售、買家謹慎的日子還要維持兩三年。除了偶然露面的精品激起一些浪花,市場觀望情緒將濃厚。
古代書畫明顯走好
當代藝術品進入理性消費期,古代書畫和瓷器類的精品價格明顯上漲,而且漲幅巨大。據統計,在2008年前半年的中國書畫拍品成交價格排行榜前100位中,中國古代書畫作品占到了33件之多,在排行的前10位中也占據了7位,并且排行榜的前5件均為古代書畫作品。而宋徽宗的《臨唐懷素圣母帖》以1.28億港元的價格成交,創(chuàng)下中國書畫作品在全球拍賣市場上的最高成交紀錄,讓整個書畫市場為之一震。
同時,嶺南畫派開始嶄露頭角,先是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的作品成交均價先后突破5萬元/平方尺、8萬元/平方尺、10萬元/平方尺。隨后,楊之光、林墉、方楚雄等的作品也整體出現了大幅度增長,一度引起了市場關注。其實2005年來,這些名家作品一直在穩(wěn)步上漲,其成交率也相當高。從近年來各大拍賣行的成交情況看,近現代書畫板塊一向火爆的海上畫派和京津畫派作品價格,正處在高峰之后的盤整階段,而價值被低估的嶺南畫派作品價格卻穩(wěn)步上升。
此外,專場、名家專場、名家名作被看好。榮寶齋老經理王大山收藏中國書畫專場100%成交;黃苗子迴風宦書畫存珍書畫專場93%成交;西泠印社組織的“當代中國雕塑”專場,67件作品,僅3件流拍,其拍賣結果也著實讓人大感意外。業(yè)內認為,今年春拍熱點比較散,那些此前未被炒高的藝術品后市依然看好。
總體上,今年秋拍可能會沿襲春拍情況,不會太好。投資者此時是淘寶的好時機,但高檔次的精品可能不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