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筆是噴漆,畫布是圍墻
把錦繡天地外的圍墻搞成了一片“錦繡天地”
鳳起路西頭、十四中對面,一個叫“錦繡天地”項目在建設中,因為遲遲未蓋好,所以還看不出這塊天地到底“錦繡”在哪里。
倒是昨天晚上,一群清一色的80后在工地外的圍墻外,扛過來整整兩箱噴漆,開始在墻上涂鴉。
手上噴漆,臉上流汗,花了四五個小時,把墻畫得比里面的“錦繡天地”還要“錦繡天地”。
這群80后,兩男兩女,打扮都很時尚,都是杭州人。帶隊的小伙子叫“ET”,“我們這個涂鴉的圈子叫‘麟隱’,已經成立了一年多,都是涂鴉愛好者,志同道合走到一起的。”“麟隱”在杭州的涂鴉圈里口碑很好,隊長是個姑娘,外號“南瓜”,晚上因為上班沒出現,“ET”是副隊長。整個團隊大概有七八個人,個個都是涂鴉高手。有時集團軍作戰,有時則分頭創作。
這次在鳳起路上的涂鴉,已經進行了三天。四人各自承擔一塊內容。畫都比較直觀,其中一個叫“小8”的丫頭,畫的是京劇里的花旦,惟妙惟肖的,大家都認識,另外兩個畫的像是“女巫”,也不難認;難的是“小8”創作的一組字體,來往路人就不太看得懂。同伴說,“小8”的“畫+字”,是一組奧運題材的作品,仔細看,是中文的“北京”加上英文的“Dream”(夢想)。識貨的看著才有感覺。
其實,這已不是“麟隱”第一次光顧這里了。“錦繡天地”的建設耗時很長,給了這些年輕人一次又一次的創作空間和時間。這片50多米長的圍墻上,原本就有片涂鴉作品。“那是一年半前畫的,都是當時即興的作品,拿起噴漆罐就畫;這次我們準備比較充分,每個人都事先設計過,有些甚至畫了手稿,更精致,更漂亮。”隊員們說。
傳統觀念下的涂鴉,幾乎與“亂涂亂畫”畫上等號,所以涂鴉者們大多選擇在夜間創作。“其實我們都有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不會到處亂畫,我們只是覺得這樣的白墻空著實在可惜,每次經過手都很癢。”
在我們記憶中,曾經杭城進入公眾視野的大面積涂鴉,還是在兩三年前,一次是在城東慶春路立交橋附近,另一次是在城西文一路、益樂路交叉口,那時的畫面還嫌美感不足;而今昔對比,確是天壤之別。我們眼前的這些涂鴉,已賺足眼球。不少路人都駐足觀看,點評幾句,有的干脆掏出相機、手機在墻前留影。
路人在拍照,我們的攝影記者也在拍,墻上的涂鴉和這個團隊。鏡頭對準這些年輕人時,副隊長“ET”上前勸阻“拍我們的作品可以,不要拍我們的人,我們一般都不在公眾場合露面……不為什么,這是圈內的規矩!”
連續三天創作的效果,我們初看看的感覺還蠻好,不過最終還是要市民來評價。
網上查了一下,說“麟隱”被認為是目前浙江省內最好的涂鴉團隊。那么,我們就有必要走近這支叫“麟隱”的涂鴉團隊,這是怎樣的一群年輕人;他們怎么會走上涂鴉之路;杭州有沒有涂鴉族施展才華的空間?這里面還有很多故事好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