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在成都?
成都對時尚與傳統兼容并包
周春芽評價道,成都是一座文化底蘊非常厚重的城市,而它又在全球化背景下,吸收了時尚元素,這樣的氛圍讓成都具有非常獨特的藝術創作環境。在當代文化滲透下,成都當代油畫家們的作品對當下文化的思考、微妙的心靈感受都很突出,顯得相當有深度。“成都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整體上看有著明顯的‘成都’標簽,作品不尖銳,但有韌性和持久性,這也是成都這座城市氣質的體現。”
成都生活方式充滿吸引力
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成都生活方式吸引著八方來客。周春芽告訴記者,成都這群當代油畫藝術家,在中國當代藝術中占的份額較大,他們離不開休閑成都這樣一個生活創作的環境,這座魅力十足的城市對他們非常有吸引力。“成都留得住優秀的當代藝術家!”周春芽強調,就算經歷了大地震,他和他身邊的藝術家們也沒有一個人想要離開,甚至在成都的外籍藝術家,也沒有一個想過要放棄成都的生活。成都特有的藝術氛圍和生活方式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特別適合當代藝術的發展。
成都
有當代藝術傳統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本土就孕育了大批當代藝術家,特別是油畫藝術家。他們產生了許許多多有影響力的作品。進入21世紀以來,成都當代油畫創作更是邁入一個繁榮階段。以周春芽、何多苓為首的當代藝術家,帶領著近50位當代藝術家在成都生活、創作,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當代藝術創作群體。周春芽分析道,很多城市有與他一樣優秀的當代藝術家,但這些藝術家成名后,就到北京、上海等城市發展,沒有培養出后備力量。“成都這座城市就不同,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共存,他們團結互助、相互提攜,沒有派系隔閡。最讓人驕傲的是,在成都當代藝術家中,每個年齡層都有不少全國知名的代表人物,榜樣的力量也鼓勵著新人不斷努力前進,讓成都當代藝術生生不息。”
為什么會是“80后”?
活躍的“80后”創新最徹底
在當代藝術領域,思維最活躍的當屬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這批藝術新人,他們無固化的傳統束縛,對當代藝術的創新最徹底。此外,“80后”藝術家能游刃有余地利用軟件介入圖片藝術、影像藝術領域,造就了當代藝術的新領域——新媒體藝術。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80后”藝術家的畫風和題材更加多樣、新穎。藝術評論家陳默告訴記者,“80后”藝術家的畫風不再符號化、固定化,他們樂于嘗試更多畫風。在題材選擇上,“80后”藝術家喜歡選擇他們熟悉的事物,如卡通、搖滾等,這些題材帶給當代藝術一股新風。
吸收前輩養分 創作個性作品
“在吸收前輩藝術養分的同時,還擅長加入自己的藝術靈感,這是成都‘80后’藝術家崛起的重要原因。”業內專家解釋,本土“80后”藝術家的作品一方面深受成都著名藝術家的影響,另一方面,他們的作品又極具個性,以獨特眼光看世界,他們不再肩負前輩藝術家過重的使命感,而是以更純粹、更直接的藝術敏感來創作,這也是他們的作品受到藝術界和收藏市場認可的重要原因。這位專家說,在藝術院校任教的程叢林、何多苓、何工等著名藝術家,培養了一大批“80后”藝術新人,這批新人雖然創作理念受到老師指引,但又不拘泥于前輩,他們的繪畫風格、題材選擇等均有自己的創新。
創作更獨立
跟畫廊合作而不簽約
與很多當代藝術家紛紛與畫廊簽約不同,成都“80后”當代藝術新人并不輕易地將自己的藝術生涯與畫廊捆綁在一起,他們的創作更獨立、更自我,他們樂意與畫廊合作,但不會輕易簽約。本土“80后”當代藝術家阿嘉娜告訴記者,畫廊具有商業目的無可厚非,但一定要“對味”才能持續合作,“之前有些畫廊準備與我簽約,但我不想這么輕易地將自己‘嫁’出去,要找到真正懂自己作品的畫廊才能簽約。草草簽約,為完成合約而創作,藝術生命很快就會枯萎甚至完結。”
相關鏈接
成都“80后”藝術家將集體亮相上海
周春芽向記者透露,他正在策劃將于明年在上海張江當代藝術館舉辦一個以“80后”為主題的藝術展,參展藝術家全部是成都“80后”藝術家,該展覽將是具有代表性的成都“80后”當代藝術家的首次集體亮相。周春芽說,他之所以積極扶持成都“80后”藝術家群體,是因為“他們給我的感覺非常好,有完整的知識結構,獨立的思考能力,不隨波逐流,讓人相信他們就是未來的希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