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忠義
主持人:網友朋友你們好,今天我們訪談的嘉賓是中國書畫藝術鑒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專業委員會常務主任張忠義先生。張主任是著名的書畫鑒定家,也是一位對當今藝術市場,尤其是書畫市場有很深研究的市場評論家。現在春拍已經結束,藝術市場表現的似乎未盡如人愿,這是藝術市場走向周期性衰退還是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今天張主任做客人民網,將為我們揭開謎底。
張忠義:首先感謝人民網給我提供了一個和廣大朋友進行交流的機會。今年的春拍到現在為止已經基本結束了,如果簡單地概括起來看,就是今年整個藝術品春拍市場延續了2007年秋拍穩中有升的趨勢,可以說是謹慎當中有激情,平淡當中有高潮。
主持人:有喜有憂。今年有沒有特別突出的一個亮點?
張忠義:今年藝術品春拍當中,應該說亮點還是比較多的。首先就是名家專場備受追捧,比如說中國嘉德春拍當中推出了逥風宦藏珍、五桂山房藏畫等五個書畫的專場,這五個書畫專場成交的非常好,受到買家的熱烈歡迎,很多拍品都是以底價的五倍、十倍甚至二十倍成交的。還有北京榮寶,它在春拍當中有一個叫做郭秀儀藏齊白石精品專題,這里面一共有23件齊白石作品,這23件全部成交,其中有八件精品,每平方室的成交價是在48萬,有一幅叫做“荷花蜻蜓”,它的每平方尺成交價達到了84萬,這也是一個名家專場。像北京匡時,有一個歷代法書專場,還有清代宮廷藝術品專場,拍的也都非常好,所以名家專場受到熱烈追捧,這應該算是一個特點。
主持人:重新回歸理性。
張忠義:有這種趨勢。這也算是今年春拍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一股一新都各有所表現。今年春拍當中我感到最大的特點,也應該算是最大的亮點,是書法作品備受關注,而且成交得很好。像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它成交價是2200多萬,這是書法作品。清代的乾隆和董邦達合作的《中秋帖子》的圖卷,是由乾隆的序和乾隆的四首七言詩,然后是董邦達的繪畫,后面是詞臣的題跋,當時估價700到900萬,后來以三千幾百萬成交的。所以這個比底價的倍數高了很多。還有八大山人的一個書法作品叫《臨河序》,也拍了465萬。而且最令人關注的就是臺灣的藝流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今年四月份春季香港的拍賣上,推出了一件宋徽宗臨“唐懷素圣母帖”行書長卷,它的起拍價是6000萬港幣,在不到5分鐘之內,經過激烈的爭奪,最后以1.28億港幣成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