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坎帕尼亞大區、拿玻里與龐貝考古遺產管理局及斯塔比亞古物修復基金會聯合主辦,意大利駐香港領事館協辦,香港藝術館、坎帕尼亞大區、拿玻里與龐貝考古遺產管理局及斯塔比亞古物修復基金會聯合籌劃。
署理康文署署長鍾嶺海在展覽的開幕禮上致辭說,公元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意大利的維蘇威火山爆發,把附近地區龐貝、赫庫蘭尼姆和斯塔比亞等埋葬于熔巖和火山灰之下。一七四九年,拿玻里王查理三世發現這次火山爆發卻意外地令羅馬帝國時代的輝煌藝術,如壁畫及其它文物封存下來,留給現世珍貴的文化遺產。經過多年的發掘及研究,二千年前羅馬貴族的生活及藝術品味再現眼前。
在羅馬的繪畫藝術當中,壁畫藝術尤其重要。當時別墅內的墻壁和天花上,都繪滿壁畫。除了作裝飾之外,壁畫上那些幾可亂真的建筑構圖,也可令人對建構普通的房間產生錯覺,恍如置身堂皇華麗或寬敞舒適的華室美廈。
除了壁畫以外,展覽亦包括多件珍貴陶器、玻璃器、金屬器物等,反映羅馬人當時的生活習俗。是次展覽亦得到多個機構支持及贊助,包括香港藝術館之友贊助學校團體接載服務、「冠軍科技」、「更好明天」、「中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基金」及「世界文物保護基金」。
為配合展覽,藝術館演講廳將舉行「天火遺珍:羅馬帝國的游樂與文物」講座,斯塔比亞古物修復基金會總統籌湯馬士.諾布.賀維主講。講座于七月十九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舉行,以英語進行,免費入場,名額一百五十。詳情可電二七二一○一一六查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