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雙年展
一 背景:
以往的國際性雙年展均以城市命名,而“漢字雙年展”是用中國獨步全球藝壇的漢字視覺藝術門類來定位。
中華文化在新世紀伊始,便顯現出強大的復興跡象。中國當代藝術作為中國新文化的一項重要戰略組合,自然當仁不讓地擔當起中國形象再造之重任。其中,“空間漢字藝術”創作及展示平臺之建設,既為中國當代藝術度身訂造的文化航母。
北京KU藝術中心是由前韓國國會議員,現任中韓文化交流大使的具天書先生在798附近的北京大山子環鐵藝術城建立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自2007年建立以來,KU藝術中心一直致力于國際文化藝術的交流與溝通,成功舉辦了多次當代藝術展覽。日前更是推出了一個占地一萬多平米的國際藝術家創作基地計劃,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優秀藝術家來到北京進行創作。
漢字基地則是一個專門注目于漢字藝術的創作基地,發起者為策展人、藝術家潘星磊老師。自2006年成立以來,漢字基地在2年的時間里一直在為此次漢字雙年展做準備。而他們想要把漢字藝術更加推向國際化的愿景正與KU藝術中心的藝術推廣理念不謀而合。二零零八年八月二日至九月二日,由“漢字基地”策劃,KU藝術中心主辦的全球首屆“漢字雙年展”,將在北京環鐵國際藝術城“KU國際藝術家創作基地”和“漢字基地”同時舉行。相信有漢字基地的藝術創作與學術理念做支撐,KU當代藝術中心全力推進,KU國際藝術家創作基地做強大后助,本展將成為奧運會期間北京當代藝術展覽中學術水平較高的展覽項目。
“漢字雙年展”范疇包括:漢字裝置、詩歌戲劇、漢字影像、行為表演、漢字音樂,漢字建筑,漢字雕塑,漢字時裝等。三十七位藝術家來自中國(香港/臺灣),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地利,荷蘭,智利,德國,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英國,西班牙等地。非華裔藝術家大比例的參展,即說明了漢字強大的本體視覺魅力,同時也是對本土大批當代藝術家盲目長期沉湎于肉體藝術的醍醐灌頂式的啟發。
如果以美國的好萊塢電影,音樂和其它文化產品來比較的話,中國還沒有一個相對突出的享譽國際的文化品牌。我們不應該再給世界一副模糊夾雜著錯誤的影像了。
漢字藝術就是對話與權明確爭奪,就是中國當代藝術自我身份明確標示。漢字藝術于海外文化界的處境,實為華人政治處境的縮影,他是東西方綜合實力彼消此長之溫度計。唯有在本土國勢強勁,實施主動文化戰略的大背景設定以后, 漢字藝術家們方可英雄用武,于海外借力打力地拓展疆域。
二 理念:
漢字給很多人以平面的印象無論是書法、碑帖、活字印刷還是計算機打印,其根本原因在于漢字之傳媒用途被無限度夸大,而被人忽略了其內在的藝術可能性。而且,中國傳統之藝術分類也存在著重大的偏差,文人/匠人,官人/藝人,等級森嚴;重平面/輕三維,重前向、輕背后,重柔豪而輕利刀。以至于漢字的空間拓展一直被無形的力量壓制了數千年之久。其實,漢字之空間結構是存在著一套可塑造規律的。這套結構規律,就是空間漢字藝術全新理論。
倉頡四目的傳說可以至少給我們兩種基本的啟發:其一,四目相對于二目,是對視覺語言(形式)本能式強調,因為文字的文學性必然被最大限度地壓下來。其二,如果可以生出四目,那么為何不能多加一點,改寫神話為倉頡五目呢?但這第五只眼睛可要特別的小心---因為它是一只空間之眼,包含宇宙中的遼闊視域,核聚變變的復雜線路運行,更有對人體構成三維規律的影射,還有時間(不是一筆一劃之間的時間性,而是佇立于地平面上的永久性震撼!)的全新理念的誕生(音樂、電影之所以體現的是可以感覺、感受得到的時間性,而空間漢字的時間是低調而深沉許多的時間性)。
因此,作為全球首屆“漢字雙年展”關注的學術焦點是:如何將漢字一步步有系統地拉出扁平的視覺傳統,如何改造厚“道”簿“器”積弱文化基因,如何還原漢字藝術的空間結構張力,如何擺脫東方主義式的偽觀念藝術對漢字本體的蠶食,以及如何將空間漢字理念提升到一個國際藝術學術研究的新高度,從而為世界當代藝術史增加嶄新的一個門類。漢字藝術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一個在空間訴求心態與歷史條件基本成熟的大環境下,必然得以迅猛發展的、中國未來藝術的大方向。中國的新文化需要拓展國際空間,中國當代藝術勢必奪回話語空間,所以,漢字藝術的空間化理論建設時機已是水到渠成。
三 意義:
此展將是一場壯麗的當代藝術運動全面展開。
這場運動之波及范圍之廣, 對國人思想浸透之深、給世界美術帶來的貢 獻之大, 都將是史無前例的,甚至可與中國文學史上的“古文運動 ”和“白話文運動”相提并論?!翱臻g漢字藝術運動”之突出特征,是它完全跳出歷時千年的二維平面的視覺思想體系,它是時世造出的中國藝術品牌。
中國文化復興的障礙,在于文字及語言之新形式更新換代速度的遲緩,在于對科技強國的片面追求,在于文化界的自我凌遲和妄自菲薄。其實,我們用于推進文化藝術的撒手锏之一,就是空間漢字造型藝術。
伴隨著中國經濟戰略的轉型,中國的當代藝術所代表的文化站略也必須盡快制定一條全新的方向。中國正向世界傳達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中國的藝術發展正在發生重大轉向——由以手工密集型制作及歐美畫廊博物館等方面投資為主導的藝術片面發展戰略,轉變到以國內及大華人藝術圈新消費市場為主的更加平衡、健康自主的文化經濟增長戰略。雖然此次轉變不會一蹴而就,但是,它必將重塑中國藝術。
四 目標:
空間漢字藝術運動的國際氣候漸已形成,中文事實上已然成為全球第二大語言體系。我們中文的普及與發展并不是依靠武力的強迫和詭辯,它有著千年沉淀、厚積薄發的本體能量。在中國新時期的文化政策調整過程中,空間漢字藝術必將登上大雅大俗的中國創造平臺。
漢字藝術運動已然扎實而徹底地展開。漢字需要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大的存在空間,而完全空間化的“漢字運動”恰恰是實現此一華人文化復興遠景的重要手段。當他者的論調再也無法分析我們的天性,他者的肉欲文化只有在他者的肉體中才能腐爛,中國漢字藝術將以其本能的高蹈身姿,為人類文明新秩序做出更加奇偉的藝術貢獻。
在國際當代藝術的舞臺上,人們會看到空間漢字藝術運動被聚光燈照亮的一刻。
五 策展:潘星磊 Koan Jeff Baysa(寇杰)
六 開幕:零八年8月2日(周六)下午三時
七 研討: 零八年8月2日(周六)下午二時
八 展期:零八年8月2——9月6日
九 地點:中國北京朝陽區環鐵藝術區 KU ART GALLERY(藝術城) /“漢字基地”(環鐵一線)
十 主辦: KU藝術中心
十二 贊助:紅炫制造、美國萊格藝術有限公司、一森·科恩畫廊、香港SENSE99、中國評論通訊社、激光廣告公司、紐約一森柯恩畫廊、重大養生泉礦泉水、奧地利基金會、美國基金會、浙江東方金屬藝術工廠、杭州藝術名家、韓國新天開發有限公司、北京京新天科技有限公司、天福利有限公司、羅蘭湖餐飲有限公司等
十三 畫冊:150頁,中英文,以空間漢字之嶄新角度,重新展開漢字藝術發展至今的五千年歷史,配有大量圖片。潘星磊撰文由內向外關注深度,寇杰撰文自外及內探討廣度,總體裝禎設計莊重而獨特。
十五 活動:
一、 開幕式:①酒會②現場表演(行為時裝秀、音樂)
③研討會14:00
二、紀念品發售:①T恤 ②畫冊 ③ CD
三、 閉幕式: 九月六日
①漢字藝術獎頒獎儀式17:00 ,漢字宴19: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