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畫《路易十三世的宣誓》(現藏法國蒙特斑大教堂)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是法國著名畫家,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后一位領導人。他是一位努力探索和勇于創造的藝術家,他的創作中有歷史畫、風俗畫、人體畫以及肖像畫,其作品線條工整、色彩明晰、構圖嚴謹,對后來的德加、雷諾阿,甚至畢加索都有影響。
安格爾出生于法國府蒙托邦市近郊,父親約瑟夫·安格爾是蒙托邦皇家美術學院院士、音樂家,也是他的藝術啟蒙教師。11歲時,安格爾進入圖盧茲學院學習繪畫;14歲時,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他成為圖盧茲城樂隊的小提琴手,演奏了兩年小提琴。安格爾在回憶自己少年學藝的情形時說:“當我見到老師從佛羅倫薩帶回《椅中圣母》的臨摹本時,我茅塞頓開,拉斐爾給我打開了眼界,我激動得熱淚盈眶。正是這個印象決定了我今后的命運。”
安格爾的一生都在以濃厚的興趣表現女性人體,即使在他的歷史畫中,對女性人體的創作也占有相當的比重。他的人體畫吸收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前輩大師們的技巧,他筆下的女性人體豐滿而不淫艷,具有較高的藝術性。追求“自然本身的幻影”的作品《土耳其浴室》是他晚年的一幅名作,描寫了浴室里不同姿態和動勢的浴女。《泉》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幅作品,它是1820年安格爾在佛羅倫薩時畫的,但到他76歲時才畫完。安格爾把抽象的古典美和具體的寫實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現了少女的美和純潔,創造了恬靜、抒情、典雅的境界。這幅畫的奧秘在于畫家表現了人體姿態從不平衡向平衡的變化,他抓住了人體內部力的微妙關系,即左傾斜的雙肩和向右傾斜的胯部、向上的用力和向下傾倒的水罐,前趨的右膝和后繃的左腿都體現了力而打破了平衡。在她身體的這種曲線運動中,展示出一種類似水波的曲線,這種身體的曲線使得從水罐里流出來的直線形水柱相形見拙,通過這些形式,使這位恬靜的少女比那股流出來的水柱更加具有活力。1857年,這幅作品被迪麥泰爾伯爵私人收藏,如今它已成為巴黎盧浮宮的珍藏。
宣稱自己是歷史畫家的安格爾在肖像畫創作上卻有著極高的成就。他注重衣著飾物和環境的質感,使畫面整體華美而有律感。《穆瓦特西埃夫人像》、《里維埃小姐像》等作品,都很富有時代特色,但《貝爾坦肖像》最為突出。安格爾以簡略的筆觸畫為背景,突出了坐在椅子上穿著黑色衣服的貝爾坦,他那銳利的眼睛、深沉的嘴角、一雙有力的手及卷曲的頭發,都畫得很有性格。
安格爾生活在法國政治風云多變的時代,在面對新舊思想的更迭,他頑強地堅持舊的古典主義法則,排斥新的浪漫主義,他的藝術實踐是“唯藝術而藝術”,主張藝術超脫于政治斗爭之外。因此,他和浪漫主義畫派的杰出代表德拉克羅瓦之間的著名爭論震動了整個法國畫壇。
1797年,17歲的安格爾來到巴黎,進入了古典主義畫派主要代表人大衛的畫室;他成績優異,多次獲得學院的獎勵,并以作品《阿基里斯接待阿伽門農的使者》獲得了去羅馬的獎學金;由于革命期間參政拮據,他未能及時出國。在等待期間他接受訂單,創作了《第一執政波拿巴肖像》和被社會輿論嘲諷的《拿破侖一世在皇座上》。之后,在羅馬期間,安格爾迷上了羅馬的古跡,創作的《瓦爾品松的浴女》、《土耳其宮女》等都是脫離法國現實社會的作品,卻無人問津;直到1824年,安格爾帶著作品《路易十三世的宣誓》回到巴黎,立即獲得了很高榮譽;次年,他被選為皇家美術學院院士,成立了自己的畫室。
安格爾在1840年創作的《土耳其宮女和奴婢》、《斯特拉托尼卡》轟動了整個羅馬,然后他滿載著榮譽回到法國巴黎。從此,他在法國藝術界的地位牢固地建立起來。
安格爾的繪畫題材豐富,他的歷史畫以古代神話和傳說為題材的有《斯特拉托尼卡》、《朱庇特和泰提斯》等;以圣經為題材的有《耶穌和基督教的長老們》、《圣圖西姆弗里昂的受難》等;以中世紀文學或奇聞逸事為題材的有《達·芬奇之死》、《拉斐爾和情人富納里娜》等,以及具有風俗畫特征的《西斯廷禮拜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