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子”墓旁又一大墓
前天傍晚記者得知,就在江寧谷里“繞越公路”工地,離上次發現“一把甜瓜子”的南朝古墓附近,又發現了一座南朝古墓。負責該項目考古的南京博物館考古隊專家陳大海告訴記者,外部清理工作已基本就緒,由于下大雨,打開墓門的工作只好第二天進行,考古人員用防雨布將古墓包裹起來。昨天一大早,記者驅車來到考古工地,從山坡下往上看,高高的土山上,一座三層磚砌圓弧拱形大墓呈現在眼前,在烈日照耀下顯得十分壯觀。“這座古墓長8米、寬3.1米,從砌磚上的蓮花紋和墓后壁有弧凸這幾點形制上判斷,毫無疑問應當是南朝中晚期的一座貴族墓。”陳大海說,由于墓頂采用了很厚的石灰層保護,加上夯實的封土,所以這座1400多年前的古墓才得以保存下來,而且如此完好,“這在近幾年南京古墓考古史上是罕見的。”記者看見,就在這座大墓旁,又發現一古墓,考古人員正在外部進行表層挖掘。
1400多年石門扇見光破裂
昨天,接近中午時分,陳大海他們頭頂烈日,準備開啟墓門。四位考古人員把墓門周邊的土層清理干凈,記者在墓門上方的青磚上看見,幾乎每塊上都刻有圖案,屬蓮花紋最多。墓門外是“三順一丁”的封堵青磚,清理完青磚,只見石門清晰完整呈現出來,陳大海丈量出墓門高達3.3米。中間兩塊石質門扇,有一米左右。這時,陳大海指著墓門上方的三角形門頭說,“你們看,門頂上這塊石頭上是仿木結構的人字形圖案浮雕,多漂亮呀!門框上方兩個角上還有石雕門托。”他讓工人小心翼翼地移動門扇,只見砰的一聲響動,青石板破碎成兩截。墓門開了,墓室里漆黑一團,什么也看不見。陳大海拿來手電筒往里照,甬道里全是泥土。“可能門扇在地下經受了1400多年潮氣,一見陽光就干裂了。”陳大海說,從古墓發現到挖掘全過程,還沒有發現有盜過的痕跡。
遇大雨墓室今明兩天清理
昨天下午,正待進行甬道挖掘時,下起一場瓢潑大雨,挖掘工作不得不暫停。在躲雨時,記者問陳大海墓主人的身份,“江寧谷里這一帶曾經發現過六朝帝王陵寢,是六朝墓葬的集中區,因此墓主人身份等級肯定不一般,應當屬王侯將相這樣的貴族。”陳大海認為。再說,從古墓的地理位置看,這里山巒起伏,風景秀麗,古墓葬在高處,面南臨湖。另外,從葬法上看也十分講究。墓室外圈頂上加了許多保護層,一層石灰,一層土,又一層石灰,共有幾十厘米厚,而且很堅固。“我們用鏟刀都鏟不動,防水性非常好。”為何這座古墓沒有被盜過呢?陳大海認為,歷史上這里山多,交通不便。但從旁邊發現的一處明代土敦墓看,南朝大墓躲過了一劫,因為只輕微地挖破了幾塊磚而已。但必須要等清理出墓志,才能最后確定墓主人的身份。如果今明兩天無雨,墓室有望清理完畢。古墓里會有什么寶物?陳大海表示,可能會出土隨葬的陶器和陶甬,是否會有金銀器,很難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