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博會力推吳冠中作品
盡管多次強調,展期提前不是為了爭客流,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眼里,今年藝博會顯然已經瞄上了雙年展。比如雙年展的主辦方上海美術館最近剛剛和吳冠中老先生簽了作品授贈協議,并準備在明年推出吳老的個展,本屆藝博會也力推吳老的作品。據稱,一幅6米多長的吳老巨作《香山春雪》將現身藝博會,按照目前的身價,這幅畫至少在1000萬元以上。
今年藝博會的主展將吸引17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家畫廊參加,如果加上系列展“上海藝博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的展商,整個藝博會將有近250家畫廊參展。要想讓如此眾多的畫廊,在不長的時間內做好提前2月參展的準備,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不過藝博會此意已決。組委會副秘書長顧之驊昨天說,他們之所以和雙年展同期舉行,就是為了“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因為兩項盛會都會吸引大量藝術界人士參加,如果同期舉行,就會產生強大的互動效果。
賈樟柯《三峽好人》入圍雙年展
相比之下,上海雙年展組委會仍然按原計劃推進他們的展覽。這個組委會從去年成立之后,幾乎每個星期都要開很多討論會,最近他們確定了主題為“快城快客”本屆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名單和藝術方案。在這份61人(組)名單中,著名導演賈樟柯榜上有名,他的藝術電影《三峽好人》出人意料地成了雙年展的展品,據說,這是因為影片有關人口遷徙的主題,恰好與“快城快客”不謀而合。這幾天,雙年展組委會的專家們還在為將一列45米長的真火車運到美術館東門外展出而大傷腦筋,該火車也是展品之一,是當年知青遷移的象征物。
不過對于藝博會要和雙年展同期舉行這件事,美術館有很多人稱尚不知情。“同步,不同步也罷,把自己的展覽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一位美術館員工對記者說。
●娛是乎
共贏?分流?
對于藝博會和雙年展的同步,業內不少人士贊同顧之驊副秘書長的判斷,他們希望有“資源共享”的局面出現———在一個“藝術上海”的大活動的概念之下,大批有眼光的藝術人士和有鈔票的藏家紛至沓來,那熱鬧將非比尋常。就像每年的上海電影節和電視節那樣。藝博會組委會甚至透露,他們已經印好了100張VIP聯票,屆時持聯票者,就可以將雙年展和藝博會的精華看個夠。
不過也有人認為事情也許并不是想像的這樣簡單,因為同電影節和電視節相比,藝博會這幾年顯然在向當代藝術靠攏,這就和雙年展有了重合的部分,所以在兩個展會觀眾中,應該也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如此看來,想通過提前舉行實現“資源共享”的藝博會,是不是也有可能面對觀眾被分流的局面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